演播室by明子(143)讀書量與收入成正比例?
2017/01/09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青樹明子: 現在我的主業是「寫文章」,但令人無奈的是,在日本,書籍並不暢銷。或許是選錯了職業,每天都為此感到煩惱,但如果把這種情況告訴中國朋友,對方將感到吃驚,反過來我也會驚訝不已。
「在中國,日本人愛讀書的説法經常成為話題啊」.於是我産生了興趣,調查之後發現,確實如此!在網際網路上,很多人宣稱「日本人愛讀書」。
—— 看日本的電視劇,發現圖書館的鏡頭很多。日本人確實很愛讀書。
—— 到日本旅行之際,特別想使用剛學會的日語。但在飛機裏,坐在旁邊的日本人一直在看書,終於沒有搭上話。
—— 日本的街頭到處都是書店。據説,二手書書店也很多。應該是非常愛讀書吧。
看到這些評論,我感到很不好意思。這是因為,好不容易讓中國人感覺「日本人愛讀書」,但實際卻是「日本人正在遠離讀書」。
據日本文化廳實施的調查(2014年版《國語相關輿論調查》)顯示,從日本人每個月閱讀的書籍來看,回答「1、2本」的人佔整體的34.5%,「3、4本」佔10.9%,「5、6本」佔3.4%,而「7本以上」僅為3.6%。另一方面,回答「不讀書」的人卻高達47.5%。回答稱一個月連1本書「都不讀」的人在70 歲以上年齡段(59.6%)佔約6成,而在20多歲至40多歲(40.7%)佔約4成。
這個結果非常符合實情。前些日子,我因出差而去了關西。當時是工作日的白天,車內出差者很多。我旁邊的座位上也是看起來像工薪族的中年男性。這位男性在桌子上擺放了灌裝啤酒、下酒小菜、手機和電子書閱讀終端。他喝著啤酒,首先拿起電子書,但不知為何,5分鐘之後就放回桌子,隨後拿起手機。在到達京都的約2個小時裏,他始終沒有再次拿起電子書,一直在通過手機投入地玩遊戲。如果是在以前,商務人士會瀏覽一下資料,或者閱讀報紙和書籍,我略微感到一些遺憾。
這樣是否也挺好呢?當然並非如此。
據日本著名經濟類雜誌《PRESIDENT》實施的調查顯示(2012年4月30日號),人們收入越高,讀書時間變得越長。以年收入500~900萬日元的人為例,讀書時間每天僅為5~30分鐘,但年收入1500萬日元以上的人則每天平均將30分鐘以上用於讀書。同樣,無論是每月的讀書量、買書的花費、還是走進書店的次數,都與年收入成正比例。根據這項調查,年收入越低的人,越會回答「沒時間讀書」。
另一項調查顯示,20~30多歲的商務人士的讀書量平均為每月0.26本,但是,年收入3000萬日元的30多歲的人平均每月閱讀多達9.88本。可見差距明顯。這個結果令人吃驚,但試著想一想,確實越是忙碌的實業家,越是經常讀書。越是應該極為繁忙的世界頂級經營者,越會每月閱讀數本乃至數十本書籍。
例如,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茲和世界三大投資家之一華倫·巴菲特等名人,據説每天都讀書30分鐘以上。以比爾·蓋茲為例,讀書的習慣在兒童時代就已養成。父母親為了培養愛看書的孩子,將書籍放在身旁,以便隨時都能拿到書。據説在兒童時代,曾熱衷於閱讀埃德加·萊斯·巴勒斯(Edgar Rice Burroughs)的小説、以及拿破崙等偉大人物的傳記,同時學習成績也很優秀。
即使是在今天,每天也平均讀書1小時以上,週末閱讀時間將更長。比爾·蓋茲喜歡讀的書籍有,《麥田裏的守望者》/作者為傑羅姆·大衛·塞林格,《人性中的善良天使:何以暴力在降低》/作者為史蒂芬·平克。蓋茲曾經説過,這是「我閱讀的書中最為重要的一本」。
日本迅銷董事長、優衣庫創始人柳井正也熱愛讀書。據各種資訊顯示,柳井大量閱讀彼得·德魯克(Peter F.Drucker)、哈羅德·傑寧(Harold Geneen)、松下幸之助、本田宗一郎和雷· 克洛克(Ray Kroc)等知名經營者的商業書籍,不斷磨練決斷能力。早上6點半到達公司,16點結束工作,然後直接回家。回家後便把時間用於讀書。
一個人的經驗和知識是有限的。但通過讀書,能夠分享很多人的經驗和知識。此外,在成長過程中,最不可缺少的是想像力。通往成功的愛好食糧、對于他人的體諒,根本都在於想像力的有無。通過閱讀小説、散文和專欄文章,能明顯培養想像力。讀書簡直就是使人生變得豐富的最為簡單易行的手段。
反過來看,要問我自己是什麼情況,回答是最近讀書量正在減少。在以前,拿著沒讀完的推理小説上床的時候,簡直就是最幸福的時間。但在如今,在床上看中國電視劇成為最大的樂趣。
最近愛看的是《瑯琊榜》,以我的中文能力,看三遍之後才能終於看懂。我非常喜歡的鏡頭是,飛流在正在看書的梅長蘇身旁玩耍。梅長蘇本應該非常忙,卻不知為何總是在看書。這種樣子非常迷人。
這種時候我心裏會想,我也要學習梅長蘇,再次拿起書本。
![]() |
青樹明子 簡歷
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亞太研究科碩士。1998年至2001年,擔任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日語節目主持人。2005年至2013年,先後擔任廣東電臺《東京流行音樂》、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東京音樂廣場》《日語加油站》節目製作人、負責人及主持人。出版著作《小皇帝時代的中國》、《在北京開啟新一輪的學生生活》、《請幫我起個日本名字》、《日中商務貿易摩擦》等。譯著《蝸居》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