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眼(153)很愛香港的日本人?
2017/02/09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健吾:我有朋友很愛去香港,好像香港的女生很愛去日本一樣。某天,在地鐵中看朋友的臉書,他們都説,香港女生都愛把「去日本」這件事,説成「回鄉下」。當然我絕對明白這句説話只是戲言,他們的鄉下不是日本。對不少日本的年輕女生而言,回鄉省親也不是什麼值得高興的事。不少已上京的女孩,單身回家又是煩,帶男朋友回家又是煩,結了婚去夫家又是煩。「回鄉」這詞,不是什麼令人高興的事情。但對不少置業無望,生活苦悶,工作平平,唯一生趣就是去機場走走透的新一代而言,日本給他們「放鬆」的機會。正確一點説,是東京及其他大城市,都相對可以放鬆。就像某個同性戀歌手和公眾人物(這個連身份也不可以説了,説了職業就知道我在説誰),他們都到外國才敢找陌生的性伴侶。
在香港,總是放鬆不了的人,多的是。於是我們愛出走。
同樣的事情,在一些日本人之間,也有流傳。某天,有朋友問我,如何可以申請多次出入香港的「快證」。有這麼樣的東西嗎?原來好像有的。有朋友説,他們在網上看到,多次出入香港旅遊的人,可以申請快證,不用跟一些一年可能只是來一次的陸客一起排隊。我和我的日本朋友都不知道如何申請(當然啦,我們又不是遊客),而她很堅持,最後也不知道她有沒有辦法申請到了。
至於,她來是做什麼的呢?我到今天都不明白,她會好堅持去茶餐廳,點蒜茸炒綠色的菜。夏天的時候就是通菜,冬天就是芥蘭。然後呢,她很喜歡吃港式火鍋,還有冰奶茶這些東西。就像我們去日本一定要吃拉麵,又或是吃壽司一樣。而觀光之類的事,她會不會做呢?都會。偶爾走走看,看看心經簡林,走山徑,去海灘也是她會做的事。再者,網路流傳的「Show me your love 飯」,又或是每次來香港,她都會選好吃的「牛腩麵」和「福建炒飯」。她都説,每次來香港的時候,都可以有「落ち著く」(ochitsuku,好像很冷靜,很安穩)的感覺。
她就是愛來香港。而她擁有的感覺,是我身為香港人不會理解的。就正如我不理解為什麼台灣遊客總是愛去那家罵人罵得兇得要死的茶餐廳吃一個平平的炒蛋,又或是去吃一些門口很多名人推介但水準已經凋落得可憐的前名店。在香港,所謂名店,只是夠脾氣而已。在日本,我就算去平凡的店家,他們的水準和服務,也是OK的。
只是每次她的朋友問她為什麼要去香港的時候,她都只是説想「走走」。後來,我才發現,可以經常離開日本的日本人,本來就不多。日本人的想像,本來就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對海外的想像往往都只是媒體,和書店內的「旅遊雜誌」。去旅行對他們而言,跟香港的年輕人很不一樣。我總看到我的朋友一年去五、六次旅行面不改容。有買了房子的中年同志一年去三十多次旅行,週五晚飛週日晚回來也要去一轉。總之,對他們而言,就是要離開香港,外出發洩一下。香港只是「生活」的地方,維持最低度的消費就好。我這個日本朋友,把「去香港」當成了。
小時候總聽長輩教訓,要有家有根,因為他們那一代,知道什麼叫人離鄉賤,物離鄉貴。在全球化的狀態下,人離了也沒什麼大不了,因為回去很容易。只是,有家的感覺還是重要的。因為,你走了,有回頭的地方,離開才有意義。
![]() |
健吾 簡歷
80年生,香港專欄作家、香港商業電臺節目《光明頂》、《903國民教育》主持,香港中文大學日本研究學系及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講師。著書超過二十七本,主力研究日本東亞流行文化軟實力及多元性別關係等議題。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