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播室by明子(148)你也能在日本當明星?

2017/02/20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青樹明子:在電視、報紙和雜誌等日本的媒體上,有一群人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存在。那就是外國人。在日本出名的明星、評論員以及模特。時尚雜誌自不必説。在流行的時尚雜誌上,點綴頁面的幾乎都是外國模特。而電視節目也如出一轍。如今,外籍藝人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存在。政治經濟新聞節目、以及被稱為「搞笑」的娛樂節目,離開了外籍藝人,都日益寸步難行。

 

      那麼,在日本取得成功的外籍藝人到底有著什麼樣的經歷呢?原本是為何來到日本、以何種契機開始參加演藝活動呢?具有日本國籍、從小就在日本生活的人另當別論,其他人為何能在作為外國的日本成為明星呢?觀察這些人的簡歷,會發現在日本非常活躍的外籍藝人都是以留學和旅行等極為普通的目的來到日本,我對此感到吃驚。也就是説,他們的起點與各位讀者沒有什麼不同。

 

      美國人Patrick Harlan,通常稱為pakkun,説一口流暢的日語,活躍在相聲和主持(尤其是廣播節目主持人)等廣泛領域。pakkun來到日本的契機是,從哈佛大學畢業後,對於接下來要做什麼感到迷惑,此時童年時代的朋友勸他説,「一起去日本怎麼樣?」

 

      他在接受雜誌採訪時如此回答道,「説實話,對日本的興趣最初完全沒有。當然在地圖上看到過,但做夢也沒想到自己會去日本」。同時,第一次來到日本的地點是童年好友赴任的福井縣。pakkun在福井當英語會話學校的教師,同時開始學習日語。當時有一種非常簡單的想法,就是掌握日語技能,可以用於在美國的求職活動。

 

      pakkun雖然畢業於哈佛大學,但學習1年之後,仍未掌握日語(這是理所當然的)。不過,「第一次看到的日本顯得非常有吸引力。開始想進一步了解這個國家」,因此之後開始拼命學習。結果在考取日語檢定1級資格時,堅定了「好了!就在這個國家生活下去」這一想法。

 

      以上情況並不特別稀奇。學會日語、然後在外國的土地上找工作並非易事,但幫助pakkun的是此前他一直抱有的夢想。「小時候就想當演員的」他在來到日本後,也在當地的劇團當演員,或擔任主持人,在這個過程中,確定了「在日本成為藝人!」這一想法。

 

      在來日本後,在過去3年的26歲的時候,為了進入演藝圈而前往東京。投身於當時受關注的「搞笑」的世界,如今已有17年。目前不僅是綜藝節目,還充當政治經濟資訊節目的解説員和大學教師,是一個跨領域的文化人。

 

      2014年,美國有代表性的報紙《紐約時報》刊登了一篇題為《戴夫·斯佩克特(Dave Spector)是誰?》的報道。關於戴夫·斯佩克特,就算美國人不知道,中國各位讀者也不了解,但大約日本人的7成以上都知道他的名字。他是幾乎每天都在電視中出現的超有名的外國人。説一口接近本地人的日語,在講日語冷笑話的同時,言辭犀利地分析全球的新聞資訊。

 

      戴夫·斯佩克特最初來到日本是在1983年。當時是美國廣播公司(ABC)的製作人,預定逗留數周這一短暫的時間。在那一期間,對於「在日本發現的瘋狂的電視節目」産生了興趣,於是決定直接留在日本。當時日本的外籍藝人人數很少,而且大部分都是英語教師或傳教士,在那個時代,戴夫·斯佩克特的性格受到歡迎,作為外籍藝人一躍走紅。


      戴夫·斯佩克特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在日本度過了人生的90%」。關於在日本取得成功的原因解釋稱,「是因為我尊敬日本以及日本具有的細膩性」。

 

      美國搞笑藝人(同時是IT企業高管)厚切Jason是我現在最想見到的人之一。他2005年畢業於伊利諾伊大學研究所,由於工作的關係來到日本。在1年的逗留期間裏,沉迷于日本的搞笑節目,開始打算在日本當搞笑藝人。在返回美國之後,熱情也沒有冷卻,於是就職於計劃進軍日本的公司,實現了再次赴日的想法。他再次來日本後的活躍已在這個專欄中介紹過。

 

      在日本取得成功的外籍藝人中,當然來自歐美以外國家的人也不在少數。既是格鬥家又是實業家、且在很多電視節目中大顯身手的明星——Bobby Ologun於1995年為了採購絲線而首次來到日本。當時停留時間很短,但一件事使其對日本留下深刻印象。當時將絲線的採購資金500萬日元和護照忘在了機場班車中。幸運的是,有人將失物送到了派出所,因此沒有釀成大禍。Bobby Ologun回顧稱,「丟錢後還能找回的國家,在世界上只有日本。感覺這是很棒的國家」。

 

      1998年為了採購輪胎的內胎而再次來日本時,在日本相識的人對他説,「如果玩柏青哥,錢很快就能變成2倍」,結果在3個月裏用光了全部資金,在沒辦法回國的情況下留在了日本。在那期間,接受了綜藝節目的街頭采訪,蹩腳的日語引起製作人的注意,開始在電視節目中參加常規演出。因微妙説錯的日語與天生活寶的性格而受到歡迎。

 

      如今在日本倍受歡迎的演員藤岡靛當然是日本人,但原本卻是活躍在香港和台灣地區的藝人。曾是外國人的他在香港和台灣地區參與演藝活動的契機非常簡單。從美國一所大學畢業後,曾在亞洲各國遊走,2004年在香港一傢俱樂部突然表演了説唱節目,結果受到當時坐在觀眾席中的時尚雜誌編輯的注意。隨後以香港為基地,在雜誌、廣告和時裝秀等領域,作為模特開始了演藝活動,後來不僅是香港,還開始在台灣地區展開演藝活動。

 

      留學、旅遊、出差、赴任……。外國人來日本的契機沒有明顯差異。看到外國人某一天突然成為明星,我感到日本也存在「夢想」就是「日本夢」啊,感覺非常高興。

 

      藤岡靛精通英語、中文、廣東話和印度尼西亞語,在電視的採訪節目中曾講過中文。發音的標準令人讚嘆不已,由於藤岡靛的影響等原因,中文的優美在日本也正日趨受到關注。

 

      因留學、出差和旅遊等原因而來到日本的各位中國讀者,或許「你也能當明星!」。

 

青樹明子 簡歷

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亞太研究科碩士。1998年至2001年,擔任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日語節目主持人。2005年至2013年,先後擔任廣東電臺《東京流行音樂》,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東京音樂廣場》,《日語加油站》節目製作人,負責人及主持人。現在擔任日中友好會館理事。出版著作《小皇帝時代的中國》,《在北京開啟新一輪的學生生活》,《請幫我起個日本名字》,《日中商務貿易摩擦》,《中國人的頭腦之中》,《中國人的錢包之內》等。譯著《蝸居》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