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播室by明子(174)回鄉探親時的「常有之事」
2017/08/28
日經中文特約撰稿人 青樹明子:日本的夏季具有被稱為「盂蘭盆節」、祭奠祖先之靈的習俗。傳説盂蘭盆節期間(8月13日~16日),祖先的靈魂將歸來,因此一家人聚在一起迎接。
在江戶時代,較大的商家具有在正月和盂蘭盆節時期給家仆放假、讓他們回老家探望的習慣。這種習慣至今仍然存在,正月和盂蘭盆節作為節日固定下來。類似於中國的春節和國慶節假期,以8月15日為中心,根據各人的情況休4天到一週的假期。
到了盂蘭盆節時期,在電視等媒體的新聞中,下面的話題肯定會成為頭條。
「在故鄉和遊覽地度過盂蘭盆節的人的「歸省」迎來高潮,新幹線、飛機和高速公路等從上午起持續擁堵」
歸省指的是什麼呢?
就是回家探親的意思。日本人即使在城市和海外工作,在正月和盂蘭盆節也要回鄉探親,在父母親的身邊度過。這與中國的春節和國慶節假期如出一轍。
今年也有很多人回鄉探親,久違地在老家充分休息,在這種情況下,在網際網路上,「回鄉探親時的常有之事」(歸省あるある)成為話題。
あるある(aruaru)是最近的流行語。中文説是「常有之事」或者説「確實有這種事!」指的是經常聽説的事情、經常做的事情,源自日本人在表示同意時使用的「是的是的,確實有的」、「是這樣吧~」、「那個,確實存在~」這些説法。
「回鄉探親時的常有之事」指的是下面這種情況——
「久違地回到出生成長的老家,與自己在的時候相比,感覺發生了很多變化。例如……」
「那個,是常有之事~」
一個名為「提到回鄉探親時的常有之事……?」的某網站上的問卷調查顯示,很多人似乎都感到,「和自己一樣!」、全都是「常有之事!」,獲得了很多網民的支援。
下面介紹一下那個排行榜和網民的聲音。
第1位 自己的房間變成庫房
「我的房間變成了寵物兔子的房間」
「房間變成了放自行車的地方!」
「過去是我的房間,現在成了蔬菜室」
日本的住房都很狹小。在孩子搬走之後,想要有效利用「孩子的房間」是理所當然的……,但原來的主人仍然感覺有些失落。
第2位 過得很舒適,都不想回自己家了
「早上就有吃不完的豪華美味佳肴」
「雖然想幫忙幹點什麼,但總是被拒絕説,不用了,好好休息吧」
從前住在老家的時候,總是被批評説「稍稍幫點忙!」,而在回鄉探親時,就算勉為其難,也只能「閒呆著」。
第3位 感覺父母變矮小了
「增加少許白髮的父親和略微變得矮小的母親。見面感到很高興,但有些傷感」
「看到衰老的父母親的樣子,感覺心裏很難受。但是,這就是溫暖感覺從未改變的久違的老家」
在小時候,父母親曾是需要仰視的巨大存在。而看到老去的父母親的樣子,仍然感覺很難過。
第4位 看到懷念的面孔卻喊不出聲
看到附近的叔叔和阿姨,卻無法像過去那樣隨便聊天。隨著歲月的流逝,感到有些難為情。
第5位 連續觀看懷念的CD和漫畫
「重讀了少年時代喜歡上的漫畫。非常興奮」
「一下子回到了兒童時代。令人非常懷念」
我也至今仍會取出小學生時代愛讀的《小公主》、《奇岩城》等書籍來閱讀。
第6位 曾在老家飼養寵物
「家庭成員增加了。大家的關注焦點不再是我,而是寵物……」
「老家的狗似乎對第一次看到的人感到非常興奮,今天一直輕輕咬我表示友好」
「在老家飼養的貓看到我之後,作出嚇人的樣子」
在孩子到城市生活之後,為了填補內心的空虛,大家都會飼養寵物。寵物在看到不熟悉的面孔之後,會吼叫或嚇唬人。出門在外的人經常會在老家體驗到變成「外來者」的感覺。
觀察另外的網路問卷調查,這些仍然被稱為「常有之事!」,引發了共鳴。
「奶奶一個勁想讓我吃東西」
—— 奶奶想讓很久才回家的孫輩吃很多好吃的東西。總説「別客氣,多吃點」、「你還年輕,還能多吃一點吧?」奶奶,我確實已經吃得很飽了。
「以500%的概率被説「你長高了啊」」
—— 明明和去年回家的時候沒什麼不同……。
「父母和親戚都來問‘什麼時候結婚?’」
—— 每年都給出相同的回答——找到緣分再説?
「我們家沒有Wi-Fi」
—— 故鄉的父母家沒有Wi-Fi。
「沒有事情可做」
—— 過了二天就感覺無聊了。
在獨身的時候,回鄉探親還感覺很快樂。但是,結婚後回鄉探親,就會遇到各種複雜的事情。最大的問題是,去配偶的老家探親之際。
去配偶的老家探親,所有人都感到的煩惱似乎是「不能再無所事事」、「閒得無聊」。
的確如此。即使是難得的假期,也難以隨心所欲地放鬆自己,只因為那是配偶的老家。
閒得無聊這一點也很好理解。與自己的老家不同,不但沒有容身之地,還不知道該做什麼才好。逐漸感到無聊。
此外,還可以列舉「必須和幾乎從未見過的親戚聊天」、「必須參加飯菜的準備和收拾碗筷」、「無論吃得多飽,都不能吃剩下」、「不能看自己喜歡的電視節目」等等。
以「兒媳婦」的立場去丈夫的老家探親,更加令人頭痛。「不能閒呆著」,這一點自不必説,還「必須參加飯菜的準備和收拾碗筷」,結果非但不像是在過假期,反而要比平時更加努力工作。
雖然比不上中國的程度,但對於日本人來説,回鄉探親的路途也非常漫長。在路途中,不但道路擁堵,而且飛機和火車全都滿員。回到老家也並非萬事大吉,還會遇到各種精神疲勞。
但是,假期結束後離開老家的時候,仍然感到「有些失落」,「 令人傷感」。回鄉探親或許仍然是「生命的洗滌」。
![]() |
青樹明子 簡歷
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亞太研究科碩士。1998年至2001年,擔任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日 語節目主持人。2005年至2013年,先後擔任廣東電臺《東京流行音樂》,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東京音樂廣場》,《日語加油站》節目製作人,負責人及主持人。現在擔任日中友好會館理事。出版著作《小皇帝時代的中國》,《在北京開啟新一輪的學生生活》,《請幫我起個日本名字》,《日中商務貿易摩擦》,《中國人的頭腦之中》,《中國人的錢包之內》等。譯著《蝸居》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