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的形狀(116)【京都】小店撐起城市的美
2017/09/20
日經中文特約撰稿人 張維中:離開「Maruki製麵包所」繼續穿梭在附近的巷弄間,應該不難發現在大宮通這條路上,有一間外觀典雅古樸卻搶眼的日式建築,掛著「千枚漬:川勝總本家」招牌的店家。喜歡京都醃漬物的朋友,這間店不容錯過。
川勝總本家創業於1917年(大正6年),至2017年為止恰好屆滿一百年。長達一個世紀之久的漬物老鋪,堅守著創業之初的美味,始終為京料理擔負著畫龍點睛的工作。雖然對於外國人來説,不少人都認為漬物過鹹,那麼建議可從如用柚子味釀製的蘿蔔或白菜試吃,甘甜的滋味,或許這個大人世界的入門款。
腳步移向跟大宮通平行的堀川通,在已快要接近四條大宮車站的四條堀川,有一間京都味濃郁的紙專賣店,是我鍾愛的京都小店之一。這間名為「辻德」的店,是日本少數的「懷紙」專賣店,標榜以傳統的懷紙文化,走出符合現代的嶄新用途。
![]() |
「辻德」是日本少數的「懷紙」專賣店 |
懷紙是「和紙」的一種,語源來自於古代,典雅的日本人會隨身攜帶紙張,塞進和服夾層的懷裏,故得此名。在往昔的日常生活中,常被拿來作為杯墊、禮金袋、擦拭布、便條紙、信紙等目的來使用。如今,懷紙的主要目的,最常拿來用作放置料理的襯墊。例如,有些比較講究道具的茶鋪,會將隨茶附上的和果子,置放于一張美麗的紙上,或是日本料理店會把天婦羅等炸物,在盤子上放置時墊一張紙,那些都算是懷紙。百花繚亂的懷紙類型,讓我再次對日本人講究製紙、印刷技術之細膩,感到萬分佩服。
時代更疊,懷紙的用途也更多元化。因為懷紙的吸水性和揮發性都良好,店家因此設計出懷紙芳香精油組合。我自己買了一組回家,使用品質較好的精油芬香空間,取代化學芬香劑,對身體有益。
此外,這間店的建築本身也值得品味。建造於1928年的洋式和風形式,一磚一瓦,就像是懷紙一般,將時間折疊出典雅的表情。
距離「辻德」不到五分鐘徒步路程,就在四條大宮車站斜對面的轉角,有一間不甚起眼的水果店名為「yaoiso」(ヤオイソ)請千萬別忽視。這間店創業迄今已有120年了,最初是蔬果店,後來則以水果三明治和水果聖代而聞名。有名到你在電腦上才輸入「ヤオイソ」時,就會自動出現「ヤオイソのフルーツサンド」(yaoiso的水果三明治)關鍵字。因此,若説yaoiso是京都水果三明治的同義詞,我想一點也不為過。若是告訴京都人,你曾去吃過這間店,肯定會讓當地人刮目相看。
![]() |
「yaoiso」的水果三明治使用每日進貨的新鮮水果 |
店裏水果三明治每天都是限量販售的,售完為止,所以最好別太晚去買。使用的食材當然都是該店每日進貨的新鮮水果,再抹上一層輕薄的奶油,經過冰鎮以後,讓水果更顯絕妙滋味。三明治的麵包也是美味的關鍵,那麼搭配的麵包是哪來的呢?就是上述介紹過的麵包老鋪「Maruki製麵包所」了。
就是這樣的,京都真正有趣的地方,其實都不是那些顯而易見的高調店舖,而是這些藏在日常生活住宅區裏的小店。在悠長的京都歷史中,隨便一間都可能是百年老店,看似各自獨立著,其實都相互牽連。這些小店如此低調,卻撐起了京都壯大的美。
![]() |
張維中 簡歷
台北人,現居東京。在臺取得文學碩士後,08年來日。早稻田大學別科、東京設計專門學校畢業。現于東京任職傳媒業。大學時以長篇小説踏入文壇。近作為散文《東京模樣》、遊記《愛的魔幻旅行》、《東京,半日慢行》、《一日遠方》、小説《戀愛成就》。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