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身大的日本(186)日本的知名女子大學
2017/09/26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中島惠:日本有很多女子大學。這是只有女學生的大學。提到出身於女子大學,過去在日本人之間具有「大小姐」、「想結婚的姑娘」的形象。但在如今,不僅這種形象有所淡化,而且由於少子化的影響,女子大學還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機。女子大學的人氣逐漸下滑,即使具有女子大學的名稱,研究所等有時也允許男學生入學。
此外,過去與女子大學並駕齊驅、被稱為「新娘候選人」的短期大學(2年制的大學。主要為女子短期大學)最近也日趨受到冷落,已出現停止學生錄取的大學。這是因為想就讀短期大學的學生變得非常少。
![]() |
津田塾大學 |
隨著18歲人口的顯著減少,普通的4年制大學也在為生存下去而拼命,但一些女子大學憑藉歷史、傳統和品牌而得到支援,至今仍很受歡迎。下面介紹一些女子大學。
首先是現在的皇后陛下畢業的大學——聖心女子大學(位於東京都澀谷區,私立)。前身為聖心女子學院高等專科學校,1908年成立。1948年升格為聖心女子大學。是日本最早的女子大學之一。屬於基督教系大學。以在法國成立的女子修道會「聖心會」為母體,在世界42個國家擁有170所姐妹學校。
學科只有文科,包括英語英國文學、日語日本文學、史學和哲學等專業。皇后陛下畢業於英語英國文學專業。其他名人還有聯合國難民署前高級專員緒方貞子。
下面介紹津田塾大學。津田塾大學(位於東京都小平市,私立)是名為津田梅子的女性於1900年創立的大學。津田梅子(1864年~1929年)在6歲時,作為日本最早的女留學生赴美國留學。在美國學習11年後回國,在日本全面推廣了英語教育和女子教育。
津田塾大學的前身為女子英學塾,之後先後將名稱改為津田英學塾、津田塾專科學校,之後改為津田塾大學。學科有文學研究科、國際關係學研究科和理學研究科等,與其他女子大學大多只有文科專業相比,津田塾大學擁有理學研究科,這是其特點。此外,由於為了追求女性自立等目標而建立,在國際關係學等領域也深受好評,由於難以考入,以前曾被稱為「女子東大」。與其他女子大學相比,大小姐的形象淡薄,而職業女性的形象更加突出。
日本女子大學(位於東京都文京區)與聖心女子大學相同,是「大小姐」形象突出的大學。簡稱為「本女(ponjo)」或「日女(nichijo)」。日本女子大學由教育家成瀨仁藏於1901年成立。成瀨認為,日本的女性也需要教育,獲得總理大臣伊藤博文和早稻田大學創始人大隈重信的支援,成立了女子大學。學科有家政學研究科、人類社會研究科和人類生活學研究科等。
![]() |
東京女子大學 |
像「本女」那樣獲得「東女(tonjo)」這一暱稱的是東京女子大學(位於東京都杉並區)。1918年成立。在蘇格蘭召開的世界基督教大會上,獲得北美的新教各教派支援。第一任校長為東大教授、曾擔任國際聯盟副事務長等職務的新渡戶稻造。
校園是1921年由捷克出身的著名建築師安托寧·雷蒙德(Antonin Raymond)設計的有形文化遺産,因非常美麗而聞名。現在仍經常成為電視劇的外景拍攝地等。學科有人文學科、國際社會學科和人類科學科等。
![]() |
奈良女子大學 |
雖然津田塾大學和日本女子大學並非基督教資助,但日本很多女子大學以基督教為母體。
除上述大學以外,有名的女子大學還有,屬於國立大學的御茶水女子大學和奈良女子大學、白百合女子大學、費利斯女學院大學、東洋英和女學院大學、神戶女學院大學、大妻女子大學、昭和女子大學、清泉女子大學、同志社女子大學、學習院女子大學等。此外,還有以培養女醫生為專業的東京女子醫科大學、以女子體育為專業的日本女子體育大學等。
今後,女子大學能在多大程度上生存下去仍不得而知,但如果繼續這樣列舉大學名稱就會發現,在被認為女性進入社會和在企業出人頭地很困難的日本,女子大學也出乎意外地大量存在。
![]() |
中島 惠簡歷
出生於日本山梨縣。曾在北京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留學。先擔任報社記者,1996年起成為自由記者。著作有《中國精英這樣看待日本人》,《中國人的誤解 日本人的誤解》(均由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出版), 《爆買之後他們將瞄準哪?》,《中國精英嚮往日本》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