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播室by明子(199)留意!日本人有哪些「不想回答的問題」?
2018/03/12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青樹明子:我過去在中國生活的時候,每逢乘計程車等與當地人閒聊時,有3個肯定會被問到的問題。但這全都是我不想回答的問題,所以記得每次都會感覺困擾。
這三個問題分別是:
「你多大年紀?」
「結婚了嗎?」
「拿多少工資?」
最近,似乎已經越來越少碰到這樣的事情。但回過頭仔細一想,在希望了解對方時,這些全都是必要的基本資訊。即使是第一次見面,只要有了這些資訊,就能把話題聊開。但如果是在日本向別人詢問這些問題的話,非但不會有助於聊天,有時甚至還會對人際關係造成負面影響。
或許是人與人的距離感跟中國有所不同,在日本,其實有很多「不能隨便問的問題」。
具體來説,大致有以下這些:
首先,以女性為例。在「作為街坊鄰居相處」的情況下,不希望被問及的問題的首位是「經濟狀況」。
〇比如:被問及丈夫的工作和年收入
「你丈夫在哪上班呀?」
「什麼公司?屬於哪個行業?具體負責什麼工作?是營業,還是財務?」
……(這些問題讓人感覺喋喋不休!)
下面是一位女性的親身經歷。據稱,這位女性被幼兒園的「媽媽友」(日本的媽媽們通過在幼兒園或小學的孩子而結交的媽媽間的朋友)問到丈夫的工作時,因「感到麻煩,而沒有回答」,沒想到之後,孩子也説有人問「你爸爸做什麼工作?早晨幾點上班,晚上幾點回家?」
接下來自然是這個問題:
「你丈夫的年收入大概多少?」
→ (在日本,即便是兄弟姐妹的年收入一般都不會問)
雖然「鄰居的經濟狀況」確實會讓人感興趣。但是,「雖然感興趣,但換做自己也不想説」,所以也不便去問別人。不過,很多時候也會遇到有人刨根問底的情況。
「托兒所的托費大概多少?」(在日本根據家長的收入不同可能有所差異)
「有拿到兒童津貼嗎?」(同上)
「房租一個月要多少?」
「是自己買的房吧?」
「貸款了嗎?利率多少?」
「存了多少今後養老的錢了?」
「很不錯的房子嘛。你花了多少買下的?」
「那套房子,好像免首付的吧(估計是看了廣告)父母給出了多少?」
這些自己不想回答的問題,最好還是不要去問別人。
在戀人之間當然也存在那些不希望被問到的問題。關係再親密也要講究禮數。所以,即便是戀人之間,也存在「禁區」。
首先,從男性們不想被女朋友問到的問題開始。
〇「至今交往過的女朋友有幾個?」
→「不希望因被認為過多而遭嫌,但也不想被認為太少……」(20多歲男性)
關於過去戀愛經歷的問題有必要加以注意。
〇「你是哪所大學畢業的?」
「偏差值是多少?」(偏差值是日本人對於學生智慧、學力的一項計算公式值)
→「如果對方的學歷比自己高,會感到自卑……」(20多歲男性)
這些問題有可能觸及男性的自卑感。所以,很多男性似乎認為,在交往的階段提及有關學歷的問題顯得過早。
如果要想不經意地了解,可以在聊到學校和學習的話題時,自然地加以引導,以推測學校名,這是女性的智慧。我很擅長這個。以我為例,即使對方不説,不知為何,也能自然而然地了解對方的學歷和專業。大家要小心哦!
〇「昨天在哪兒?幹什麼了?」
「明天有什麼計劃?」
→「感覺很受約束。如果結了婚,不是會被管的更緊,有點害怕」(30多歲男性)
最好避開那些試圖刨根問底地詳細了解對方計劃的問題。這也是需要注意的。因為這會讓對方會感到受約束,心想還沒結婚就這樣。
下面探討一下相反的狀況。即女性「不希望被男朋友問到的問題」有哪些?
〇「喜歡我嗎?」
→「屢次被問是不是喜歡他,感到討厭」(36歲女性)
「被問及他與我父母相比哪一方更重要,感到很為難」(36歲女性)
〇「如果我失業了該怎麼辦?」
→「被問到‘我生病了該怎麼辦?’等假設的問題令人為難。不知道問這些要幹嘛」(33歲女性)
這是非常敏感的問題,由於回答的不同,有時會導致戀人間關係破裂。因此最好不問。
話説回來,被問到不想回答的問題時的應對方法也很重要。如果因此而生氣地説「怎麼問這種事!」,很可能對人際關係造成無法挽回的影響。
我打聽了這種情況下巧妙應對的方法。如果被問到不想説的事情,就回答「忘記了」。
「多大年紀?」
→「忘了」
「你住在哪?」
→「忘了」
「月收入多少?」
→「忘了」
當然,這是在開玩笑,但如果聽到這樣回答,對方或許會禁不住笑出來的吧。
關於不想回答的問題,根據每個國家社會狀況的不同而存在差異。
日本有日本的「不想被問的問題」,中國也有中國的「不想被問的問題」。各位中國讀者不想被問的問題有哪些呢?我也很想提前了解一下。
![]() |
青樹明子 簡歷
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亞太研究科碩士。1998年至2001年,擔任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日語節目主持人。2005年至2013年,先後擔任廣東電臺《東京流行音樂》,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東京音樂廣場》,《日語加油站》節目製作人,負責人及主持人。現在擔任日中友好會館理事。出版著作《小皇帝時代的中國》,《在北京開啟新一輪的學生生活》,《請幫我起個日本名字》,《日中商務貿易摩擦》,《中國人的頭腦之中》,《中國人的錢包之內》等。譯著《蝸居》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