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鮮鮮鮮(84)日本俗諺如此有意思

2018/06/20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劉黎兒:我出身的台灣是很泛政治的社會,一天到晚都在搞選舉活動,吃飯聊天也常在談政治,常聽到有人罵哪位政客「活該!作繭自縛!」我説:「這在日文的話叫做『自己勒自己的脖子!』」大家都説:「這個説法太妙了,日本俗諺真有意思!」

 

      日本有許多俗諺,相當直率地表現人性本色,每次説給臺港朋友聽,大家都覺得非常好玩,像是「打招呼不如千円鈔」或「打招呼不如萬円鈔」,也就是「噓寒問暖不如打筆錢」,虛禮不如實利,非常直接,毫不隱晦,也讓人想起有陣子流行的日劇《無家可歸的小孩》臺詞的「同情我,不如給我錢!」或是「恩寵不如米飯」等等也都是類似,意思是比起心理上的支援,不如實用的錢或米飯好!

 

      日語也説「只要見面就會損失五厘」是説「只要見面就會損失五萬」,這意思是如果跟人見面交際的很花錢,因此要減少不必要的交際;最近有主張建議人到老時連人際關係也需要「斷捨離」,否則會多出許多支出,打腫臉充胖子,老後會貧困化,不堪設想。

 

      日本俗諺,有很直接的,但也有是繞了很大的一圈,讓我覺得需要一點推理能力,才能理解,但也格外有意思,如「颳風的話,桶店就會大賺」,是表示在世間發生的一件事會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受到影響,用現代話來説就是所謂「蝴蝶效應(Butterfly Effect),也就是在動態系統中,原先看似無關緊要的小變化,會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最後會導致起初無法預期的後果。

 

      為什麼颳風而桶店就會大賺?原來是颳風起風沙,沙子吹進眼裏,盲人(視障者)會增加,而盲人靠彈奏三味線琴維生,因此做三味線琴用的貓皮需求則增加,貓的數量因此減少,老鼠會增多,老鼠會去咬木桶,木桶暢銷,也因此木桶店生意興隆。

 

      日語有有些俗諺則是為了迴避風險的,像「想説的話,明天再説」也就是忍住不説、少説一句,才不會惹出風波來;我覺得這句話很適用於現代社會,因為現代是SNS社會,我許多名人朋友常常忍不住,在臉書或推特隨興發言,造成Flaming(燃燒,日文稱為「炎上」)或有很多人來踢館,惹了一身麻煩;。

 


      也因此凡事最好小心謹慎,日文此時就會説「敲叩後才渡石橋」也就是一一確認安全後才開始去做,也表示是小心又小心或是穩紮穩打的龜毛性格,這句話,幾乎是學日文時首先就會學到的日本俗諺。

 

      也有些日語俗諺則有點過時,因為多少帶著輕蔑女性的味道,現在日本人不大敢輕易説,擔心被説是性騷擾等,但許多外國人聽了都會覺得還滿透徹的,非常真實,像是「美女看三天就生厭,醜女看三天就習慣」,但女人聽了不舒服,覺得誰能那麼簡單就把女人分美醜?

 

      類似談女人美酬的俗諺或流行話還很多,像日本男人相信「醜女深情,美女薄情」,不過最近大家真的不大説了,或許有戀愛經驗的男人也少了;我也曾遇過自稱攻讀「醜女專科」或「醜女牧場管理人」的男人,他們大言不慚地説:「總不能因為人家是醜女,就拒人千里之外吧!只要我稍微忍耐一下,就皆大歡喜,何樂不為!」聽了好像宛如搞慈善事業般地理會醜女,這些説法很可能會變成女人公敵,但許多台灣的男性朋友聽了都恍然大悟,覺得原來男人可以如此解釋自己跟不大喜歡的女人交往的行為,日文説法真奇妙!

 

      同樣提到動物,日本也有些不同的説法,像關於兔子,中文有「守株待兔」,源自「韓非子」,是説有位怯弱而懶惰的農夫在耕田時,附近有人打獵,受驚的小動物拼命奔跑,突然有一隻兔子,一頭撞死在田邊的樹根上,當天他不勞而獲地飽餐了一頓,從此,便不再種地,鎮日守著那樹,等待奇蹟出現;日本的兔子俗諺則是「同時追二隻兔子,則一隻也抓不到」是説人不要一心兩用,最好專心點;雖然是很不相關的俗諺,但對兔子的觀察則差不多,都覺得兔子這樣肥美的獵物是跑得很快而不容易追上的,不專心、不努力追是不行的。

 

      日文裏還有個中文沒有的諺語是「鼻糞笑目糞」也就是自己也不乾淨的鼻屎笑眼屎不乾淨,類似的話或許是「五十步笑百步」,不過用最微不足道的鼻屎、眼屎來比喻,更為生動有趣呢!

 

劉黎兒 簡歷 

      旅居日本的資深媒體人與知名作家。台灣大學歷史系,後進入臺大歷史所,1982年赴日,曾擔任《中國時報》駐日特派員、東京支局長,現為專職作家,在多家報紙雜誌如《蘋果日報》、《自由時報》、《今週刊》等撰寫專欄;書寫對象包括日本政經社會議題、都會兩性關係、職場文化及生活文化的觀察與解析乃至文學評論等,相關書籍35冊;小説則有「棋神物語」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