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身大的日本(223)早稻田附近正在形成新的中華街?

2018/07/10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中島惠:最近,我幾乎每天都在採訪在日中國人。在日本,説到「在日」,此前多用於形容南韓人和朝鮮人,但如今在日中國人超過南韓人和朝鮮人,佔據壓倒性多數,人數達到約70萬。

 

 

沙縣小吃高田馬場店

     在日外國人中每3~4個人就有1個中國人,其存在感隨著經濟實力的提高而逐漸增強。按都道府縣來觀察中國人的居住區域,最多的是東京都,約為20萬人,其次是神奈川縣和埼玉縣。

 

      在日本關東地區,神奈川縣橫濱市有著世界最大規模的中華街(唐人街),東京池袋和埼玉縣川口市也是有名的中國人聚居區。但在最近的採訪中,我發現關東地區正在形成第4大中華街。

 

      説到中華街,不僅是指像橫濱那樣中餐館鱗次櫛比的地方,還指中國人大量聚集的地區、中國人實際居住或活動的地區。

 

      第4大中華街指的是東京新宿區的一角,即JR(日本鐵路公司)大久保站至早稻田站之間主要面朝早稻田大街的區域。

 

      JR高田馬場站是山手線的一個車站,東京地鐵公司(東京Metro)運營的地下鐵東西線和西武鐵道運營的西武新宿線也在此交會,是一個大站。從高田馬場站沿著早稻田大街步行15~20分鐘左右,就是地鐵早稻田站,從那裏步行5分鐘就能到達早稻田大學。

 

      此外,從高田馬場站向與早稻田相反的方向走,會到達大久保站,這段路上有很多面向中國人的大學應試預備學校(例如名校誌向塾和行知學園)以及日語學校。

 

      也就是説,由於有著早稻田大學、眾多日語學校和大學應試預備學校,這附近聚集了大量中國人(尤其是20多歲的年輕人),於是逐漸形成包括東京和橫濱等在內的關東地區的第4大中華街。

 

      幾天前,我步行從高田馬場站前往早稻田大學。早稻田大街沿途很久以前就有很多面向學生的舊書店和廉價快餐店等,而最近則出現了幾家以前沒有過的中餐館。

 


      其中之一就是「沙縣小吃」。這是發源於福建省的快餐,今年6月上旬在高田馬場開店。「沙縣小吃」因在中國各地開店而廣為人知,高田馬場店是在福建省沙縣政府的支援下在日本開設的第1家店。其標誌和中國的店舖相同,稱提供「正宗的沙縣味道」。

 

 

沙縣小吃的餛飩

     聽説由於這些理由,這家店連日來排起長隊,我在工作日下午5點前後來到這裡。由於還沒到晚餐時段,當時沒有排隊,但我看了一下店內,發現幾乎坐滿了人,非常熱鬧。

 

      我點了在中國的沙縣小吃也常吃的餛飩(在日本售價480日元,約合人民幣28元)。餛飩分為普通份量和大份2種。此外還有蒸餃和拌麵等。用餐前要先通過自動販賣機購買餐券。這裡的店員全都是中國人,顧客據我所見也有7成以上是20多歲的中國人。

 

      後來我走到早稻田大學,途中還經過了蘭州拉麵店和出售香港快餐的攤位等,不知不覺間這附近開始瀰漫著中國的氛圍。

 

      有位在新宿的日語學校當老師的朋友表示,中國留學生喜歡住在盡可能靠近學校的地方。經過高田馬場的西武新宿線沿線房租低廉,適合生活。有很多同時就讀日語學校和預備學校的「雙學校族」,他們中很多人想報考早稻田大學。這樣一來,或許可以説這個區域的中國人必然會逐漸增加。

 

中島 惠簡歷

出生於日本山梨縣。曾在北京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留學。先擔任報社記者,1996年起成為自由記者。著作有《中國精英這樣看待日本人》,《中國人的誤解 日本人的誤解》(均由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出版), 《爆買之後他們將瞄準哪?》,《中國精英嚮往日本》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