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播室by明子(220)酷暑來襲!這些商品在日本暢銷
2018/08/06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青樹明子:以我居住的東京世田谷為例,如果是往年,7月的平均氣溫基本上是27度左右,即使是最炎熱的8月,據説也只有28度左右。
但今年明顯熱很多!即使是7月,氣溫也連日大幅超過30度,有近2周時間更是維持在35度以上。在日本全國範圍創出氣溫新高的7
![]() |
月23日,世田谷達到了39度。
今年6月,我去北京之時,已經出現了37度的高溫。但日本的夏天濕度很高,因此難受程度是北京的數倍。
對於日本連日的酷暑,海外的媒體也積極進行了報道。BBC報導稱「日本遇酷暑,因火燒般的氣溫而發出警報」、「面對(中暑)可能導致人員死亡的酷暑,日本被迫發出提醒和警戒」。《華盛頓郵報》指出「由於繼暴雨之後的酷暑,毀滅性天氣正在困擾日本」。即使是在我們看來算是世界上最為炎熱的阿拉伯的媒體——半島電視臺(Al Jazeera)也報導稱「前所未有的長期無情酷暑仍在持續」。
由於「罕見的酷暑」、「災害級的炎熱」,日本老百姓都在忙於進行防暑降溫。一些能降低體感溫度的商品、補充礦物質的食品等都在擴大銷量,稱得上「酷暑經濟」的現象似乎正在發生。
空調和電風扇等自不必説。據説在日本最高氣溫達到35度的7月15日,在購物網站上,空調和電扇的訂單數創出新高。即使是此前不需要空調的避暑地等處,沒有空調也很難度過。電扇空調齊上陣,這在今夏似乎是不可或缺的。
其中,攜帶型風扇也很受歡迎。有手持式的,也有可以掛脖子上的等各種産品。有些還配備了靜音、強風力、噴霧等新功能。據稱,今年攜帶型風扇在日本的銷量同比增加到了38倍。關於攜帶型風扇,我在北京奧運會時也曾用過。記得打開電源後它的葉片會旋轉起來,而
![]() |
且還會浮現出「北京歡迎你」的字樣。
炎熱的天氣裏,從事戶外工作的人簡直是在拼命。
針對這些人,今年在日本熱銷的據説是自帶風扇的工作服。
工作服的腰部帶有風扇,那裏吹出的風可以將汗水蒸發,從而帶走熱量,起到降低體溫的作用。令人吃驚的是,據説穿上這樣的工作服可以讓體感溫度降低4度。
如果不斷出汗,體內的礦物質成分也會流失。在礦物質補給方面,今年成為必需品的是鹽漬海帶和梅乾。這兩樣東西能輕鬆地給人體補充鹽分,最近很多人都隨身攜帶。據稱,鹽漬海帶人氣商品的銷售額同比增加了10多個百分點。對於夏季仍堅持跑步和徒步等運動的人來説,簡直是必備品。
當然,啤酒、刨冰和冰淇淋行業的供貨量也勢必增加。
據某啤酒公司的估算,氣溫每升高1度,銷售額將增加2.5%。
7月18日至20日,東京有明國際會展中心舉行了一場「酷熱對策展」。該展會展出了大量防暑降溫的新産品。
面向戶外工作者的「CoolArmor」簡直可以稱得上是「服裝版空調」。其內部配有軟管,利用電泵使涼水在軟管中迴圈流動,借此給身體降溫。由於具有專業性能,價格較為昂貴。
當然也有很多親民的商品。
從被展出的産品來看,東京一家策劃公司開發的涼感內衣「Freeze Tech」受到關注。它可以吸收皮膚發出的汗,借此降低纖維的溫度。從價格來看,半袖V領售價約4500日元(約合人民幣280元),長袖襯衫約為4800日元。對我來説還是感覺有點貴。
一款名為shirt-shower的産品則是通過往衣服上噴霧來獲得涼爽感。在外出之前,僅僅往衣服、帽子和圍巾等之上噴霧,就會令人感覺涼爽,心情愜意,我也正在使用。這款shirt-shower今年推出了強力版,非常暢銷。如果是強力版,據説涼爽的感覺可以持續1個小時。
在東京淺草的仲見世商店街,剛出爐的熱乎乎的鯛魚燒是人氣美食之一。一般氣溫上升到35度的話,熱的食物會被敬而遠之。但今
![]() |
年,竟然出現了「涼鯛魚燒」,而且異常的暢銷。
雖然並非商品,但近年來出現了一到夏天人口就會增加的城市。那就是被認為日本夏天最涼爽的地方——北海道釧路市。僅在夏天長期逗留于釧路的人逐年增加。今年,別墅自不必説,當地的酒店、周租住宅和月租住宅等也全部爆滿。
釧路市的夏天確實不需要空調,在全日本都酷熱難耐的背景下,釧路竟然保持了20度左右的涼爽天氣。據稱在釧路,哪怕是22度,也人會説「今天好熱啊」,如果是25度,那就有人會説「還是別外出啦」。
在日本,夏天去釧路,或許是最好的避暑方式。
據民間某智囊組織的調查,存在氣溫每上升1度、家庭消費支出增加0.5%(約2884億日元)的效應。
雖然有望帶來經濟效應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但還是希望這樣的酷暑早日結束。
![]() |
青樹明子 簡歷
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亞太研究科碩士。1998年至2001年,擔任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日語節目主持人。2005年至2013年,先後擔任廣東電臺《東京流行音樂》,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東京音樂廣場》,《日語加油站》節目製作人,負責人及主持人。現在擔任日中友好會館理事。出版著作《小皇帝時代的中國》,《在北京開啟新一輪的學生生活》,《請幫我起個日本名字》,《日中商務貿易摩擦》,《中國人的頭腦之中》,《中國人的錢包之內》等。譯著《蝸居》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