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鮮鮮鮮 (113)從暢銷書理解日本夫妻關係
2019/07/31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劉黎兒:夫妻畢竟是他人?最近日本許多暢銷書都是在談夫妻關係的;雖然我身邊幾對日本夫妻的關係都還算不錯,但的確也有些夫妻冷淡到只靠貼在冰箱門上的便利貼來作最低限度的溝通,夫妻終究是陌生人?古老的夫妻就是理所當然的家族關係等,但現在不然,到了熟年期,每個人都認真地審視起來,夫妻樣式也多樣化,即使同居幾十年,很多女人不了解丈夫真面目,也有男人至今搞不懂妻子在想什麼。
![]() |
近年因為討論夫妻相處而爆紅的是腦科學評論家、感性分析師黑川伊保子,她寫的《妻子使用説明書》熱賣了40萬本,她還出版有系列書籍如《夫婦腦》《定年(退休)夫婦使用説明書》等,其他日本作家也出版有《跟妻子吵架的正確方法》、《女人的使用説明書》等,連帶在台灣等地也出現有《老婆使用説明書》《丈夫使用説明書》等類似書籍,當然每個社會都有各自的夫妻相處之道,跟日本不大相同。
黑川伊保子是用些較早期的研究,硬把男人跟女人劃清界線,主張男人女人行動原理大不同,像《夫婦腦》,説女人因左右腦聯繫好,右腦感受的事馬上就説出來,而男人須要想像整理問題的發呆時間等,否則會早死,因腦結構不同,導致「女人很可怕」「男人耍拳頭」等;《妻子使用説明書》也是強調妻子恐佈,以及丈夫「總是看妻子眼色」「想逃離妻子」等,都在説如何跟不講理的妻子相處,不要亂説話觸怒妻子,像黑川本人上電視時也表示男人要小心,不能隨便跟妻子説「你今天都做了些什麼?」「你早説,我就會做!」「菜只有這些?」等等。
我自己是覺得這些分類太過於簡化、老舊,一點也不科學,但日本怕妻子的丈夫顯然比以前多,黑川的書才會大賣,果然讀者是50歲以上的熟年居多,購買著也是7成以上是男人,女人是電視等也報導成熱門話題後才去買的。
書的內容是否有理是另一回事,這類教導如何跟妻子相處的指南書熱賣,顯示許多丈夫開始想要關心妻子,是很不錯的事,而女人也因此想多了解丈夫怎麼看自己,也是好事,或許因為這類書的出版,日本夫妻的距離縮短了點。
不過男人所以不得不關心妻子原因,是因為現在是人生百歲時代,人人都很長壽,比起女人,熟年男人獨立求活能力很低,各種調查顯示,因喪偶或離異的獨居男人平均壽命比有伴男人要短10歲,因此男人很怕妻子在熟年時拋棄自己;現在日本熟年女人,尤其是丈夫已退休或即將退休的世代,長期以來沒獲得丈夫尊重,很多人都只被孩子的母親或全天候女傭等功能性角色,因此去諮詢熟年的離婚的都是女人,令丈夫們擔心、害怕,只好多關心妻子。
這也是因為丈夫的立場從強轉弱,才能出現跟世間不同想像的日本的夫妻關係;許多外國人心目中的日本夫妻還是如井上靖(1907–1991年) 《我的母親手記》中所描述的活在明治大正時代的夫妻的關係,他的母親每天要低著頭幫軍人丈夫擦皮鞋、長靴,跪送丈夫出門,或是妻子要走在丈夫後面三步等;日本社會事實上已有很大轉變,但至今的確日本夫妻感情是比較淡薄的。
比起各種夫妻的使用説明書之類的書籍,我比較喜歡最近連續出版以丈夫為主題而描寫夫妻生活累積的差距,造成妻子內心怨恨及尋求再生的決斷,這些書也都熱賣,也有超過10萬本的,像垣谷美雨的《我不進夫家的墓》,就是描寫已經冷卻的夫妻關係,主角夏葉子在結婚紀念日之夜接到丈夫部下聯絡,原本應該在東京出差的丈夫卻腦溢血猝死在長崎的商務旅館,但她並不因丈夫死去而感到寂寞,麻煩的是因丈夫在外面有女人等等而同情她的公婆,開始來干涉她如丈夫的墓地、佛壇等,期待她扮演好媳婦的角色,連夫家的墓上都早已刻了她的名字,外加照護的重壓,讓她喘不過氣來,有天她的母親跟她説可以提出「姻族關係終了登記」來斷絕跟婆家的關係,她終於在丈夫死後得以「卒婚(從婚姻畢業)」,擺脫丈夫死後也難逃的婚姻的枷鎖,開始了她新的逆轉人生,或許讓許多女人稱快,才會如此大賣。
擅長描繪女性心理而著作等的作家新津清美(kiyomi)的《丈夫是累贅(夫が邪魔)》則寫出了婚姻生活産生的夫妻間錯開與差距,女人複雜的感受讓物語朝意外的方向發展,如男人過度無感,甚至讓女人産生了殺意;像小説中丈夫回到作家妻子從她父母繼承的豪宅,是妻子心中的「我的家」,丈夫卻大擺架子命令妻子煮飯、打掃等,硬把家事強加在想好好寫作的妻子身上來消磨妻子,也因此在妻子眼中,丈夫成了礙眼的存在,是個累贅,難以原諒、忍受。
又如寶塚歌劇團出身的作家新章文子(1922 -2015年)過世後結集出版的短篇小説集《連名字也不知道的丈夫》或矢樹純的《夫之骨》都是描寫對於丈夫的陌生,丈夫擁有許多妻子不知到的面目;像新章書的破題作,是寫即使結為夫妻而且生活在一個屋簷下、還有肉體關係的男人,妻子到頭來連他到底是誰都搞不清楚;矢樹則是寫妻子在丈夫意外死亡後整理丈夫遺物時才發現並探索丈夫及丈夫後母等家族的秘密。
或許虛構的小説想像較為誇張,但女作家寫出的妻子真心情,或許讓日本丈夫更為驚愕,反而比勉強分類的非小説更有真實感吧!
![]() |
劉黎兒 簡歷
旅居日本的資深媒體人與知名作家。台灣大學歷史系,後進入臺大歷史所,1982年赴日,曾擔任《中國時報》駐日特派員、東京支局長,現為專職作家,在多家報紙雜誌如《蘋果日報》、《自由時報》、《今週刊》等撰寫專欄;書寫對象包括日本政經社會議題、都會兩性關係、職場文化及生活文化的觀察與解析乃至文學評論等,相關書籍35冊;小説則有《棋神物語》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