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身大的日本(278)日本「浴衣」與「和服」的區別

2019/08/13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中島惠:日本夏季有花火大會、夏日祭典和盂蘭盆舞大會等很多獨特的活動。參加這些夜間的廟會活動時,日本人經常會穿「浴衣」。這種服飾的日語讀音是「yukata」。

 

   

   大家或許在電視和電影等當中看過日本人穿浴衣的鏡頭。一看到穿浴衣的日本女性,很多日本人和外國人都會感到「日本的夏天確實來啦」,浴衣已成為日本夏天的代表性景象。

 

      浴衣指的是用棉布等材料製作的夏裝。有一種説法認為,其原型是日本平安時代(794~1185年)的「湯帷子」(入浴時穿的單衣)。原本是洗蒸氣浴時穿的衣服,但從安土桃山時代(1573~1603年)開始,變成洗完澡後為吸收皮膚水分而穿的衣服,到了江戶時代(1603~1868年)廣泛普及。

 

      江戶時代,日本人不僅在家中作為睡衣而穿浴衣,也在夏日祭典等外出時穿著,浴衣開始被用作與現在類似的用途。

 

      現在也有人把浴衣當做睡衣來穿。此外,浴衣還被用於各種場合,例如夏天外出時、歌舞伎演員的練習服、相撲力士的夏季外出服裝等。歌舞伎演員和力士還會把浴衣布料作為禮品來贈送。

 

      除了私人穿著以外,浴衣還被用作旅館和酒店的睡衣。

 

      一般來説,白色、藏青色和白底藏青色花紋等樸素的顏色居多,但如今也出現了粉紅和藍色等色調鮮艷的浴衣,布料除了棉布以外,還有麻料和聚酯纖維。而且在家也能輕鬆洗滌。

 


      浴衣過去給人的印象是上年紀的人穿的服飾,不過從大約20年前開始,浴衣在年輕人當中流行起來,不僅是和服店,在百貨店、大型超市和優衣庫等服裝連鎖店也能方便購買到。

 

  

    價格方面,便宜的只需3000日元(約合人民幣200元)左右,貴的需要2~3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330~2000元),還可以租賃。優衣庫有低至6000日元(約合人民幣400元)左右的浴衣、腰帶和木屐三件套。超市也以6000日元~8000日元(約合人民幣400~530元)左右的價格出售浴衣。

 

      在東京淺草的禮品店購買或租賃浴衣的外國人也在增加,穿過浴衣的中國女性也不在少數。

 

      當然還有男用浴衣,越來越多男性在參加夏日祭典和花火大會時也配合女性一起穿浴衣。

 

      浴衣的優點之一在於,腰帶係起來簡單,不請專業人士幫忙也能自己穿好。而如果是和服,很多人要請美容院和專業人士幫忙穿,這樣需要額外的費用。也有人到培訓班學習穿法,然後自己穿,但這樣的人不多。

 

      不過,就算是日本人,也難以明確解釋浴衣的定義。而且很多日本人也無法説清浴衣與和服的不同。

 

      浴衣與和服的區別有以下幾點。其一,浴衣直接穿在內衣外面,而和服要先穿內衣與和服專用長襯衣,然後穿在外面。為了防止弄髒和服而形成了必須穿長襯衣的習慣。

 

      其二,浴衣可以當做睡衣,和服則不能。其三,浴衣只能在夏天穿,和服一年四季都能穿。第四,浴衣屬於便裝,而和服既有便裝,也有外出服裝。浴衣雖然也可以穿出門,但不能穿去正式場合。

 

      二者在上述方面存在明確差異。浴衣的外觀與和服相同,因此可歸為和服的一種,但日本人認為浴衣與和服是完全不同的東西。

 

      外國人看到日本人夏天穿浴衣,會説「這件和服真漂亮」,日本人聽到這種説法會覺得有點彆扭。兩者看似相同,實則不同,浴衣適合高溫多濕的日本,也是能讓外國人輕鬆接觸到的日本文化之一。

 

中島 惠簡歷

出生於日本山梨縣。曾在北京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留學。先擔任報社記者,1996年起成為自由記者。著作有《中國精英這樣看待日本人》,《中國人的誤解 日本人的誤解》(均由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出版), 《爆買之後他們將瞄準哪?》,《中國精英嚮往日本》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