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身大的日本(279)日本的三大「失望」景點是哪?
2019/08/20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中島惠:日本人喜歡使用「三大XX」的表達方式。例如日本三大名園,指的是金澤的兼六園、岡山的後樂園和水戶的偕樂園。還有日本三景,指的是宮城的松島、京都的天橋立和廣島的宮島。
就算説不全三個,一般的日本人也能説出一個或二個。這些地方也都是很有人氣的旅遊目的地,甚至還有人將「遍覽三地」作為目標。
但是,日本還有三大「失望」景點這個不太光彩的説法。
這在日本並不是正式的「三大XX」,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有人開始這樣説。令人感覺諷刺的是,與日本三大名園和日本三景相比,知道日本三大失望景點的人或許更多。
被列為日本三大失望景點榜首的是北海道札幌市的鐘樓。
![]() |
北海道札幌市的鐘樓 |
札幌在中國也很有人氣,去過的讀者應該很多吧。
鐘樓位於札幌市的中心,正式名稱是「舊札幌農學校演武場」。提到札幌農學校,成田機場和羽田機場也有賣帶有這所學校名稱的禮品用餅乾,因此知道的人很多。
鐘樓是1970年被指定為重要文化遺産的歷史性建築,在三角形屋頂之上有一個巨大的時鐘,外觀可愛。
我也去過一次。第一次去札幌時,我心想「知名景點還是應該去看看」,便搭車前往。計程車的司機當然知道地點,順利抵達,但到了之後讓我大吃一驚。「誒?真的是這裡嗎?這就是那個有名的鐘樓?」,我不禁問司機。
外觀和照片裏看到的一樣,但總之是「很小」。我對當時的失望之情記憶猶新。建築物為二層,一層為有關鐘樓歷史的展示,二層重現了札幌農學校的演武場。設施內容很豐富,但遊客感到失望還是因為鐘樓太小,與照片的感覺落差太大。
第二個名勝是高知縣的播磨屋橋(harimaya bridge)。我沒去過那裏,但和鐘樓一樣,因為「小」而感到失望的遊客很多。播磨屋橋是建於江戶時代的一座小橋,靠近高知縣堀川旁邊的播磨屋本店。
![]() |
播磨屋橋(資料圖片) |
在高知縣的知名民謠《夜來節》和歌手葉山Peggy 演唱的《告別南國土佐》的歌詞中出現了這座橋的名字,因此在日本全國一下就變得有名了。
鮮紅色的橋在照片裏看起來很大,但實際造訪過的人和去過鐘樓的人感想一樣,都是「太小」、「不顯眼」。
第三個景點實際上並未確定,討論存在分歧。
被列為第三個候補的是沖繩的守禮門和長崎的荷蘭坂。
這兩個地方我都去過,從個人角度來説並未感到失望。都是很出色的名勝,不知道為何這二個地方被列為候選。
位於沖繩縣那霸市的守禮門因成為2000日元紙幣的設計圖案而聞名。守禮門是琉球王國居住的首里城的城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燒燬。現在的守禮門為復原作品。守禮門的前面是團體遊客拍照的熱門地點。
![]() |
被印在2000日元紙幣上的沖繩守禮門(資料圖,Kyodo) |
與前兩個地方相比,守禮門的外觀恢弘大氣,我到這裡時並未感到「很小」或「不起眼」。
另一個候選是長崎的「荷蘭坂」。在江戶時代,長崎是唯一被允許與海外進行貿易的地方。外國人在長崎的聚集地在東山手地區,荷蘭坂是這裡的一個斜坡。在那個時代的長崎,外國人全部被稱為「荷蘭桑」。因為「在外國人聚集地的鋪了石板的斜坡」這一意義,這裡被稱為荷蘭坂。
![]() |
長崎的荷蘭坂(資料圖) |
這裡只是一個普通的坡道,難怪有人會發出「這裡不就是個平常的斜坡嗎?」的疑問,但富有風情的景色吸引了很多來此拍照留念的人們。
已確定的「失望景點」前兩名是因為「很小」。或許根源在於遊客單方面認為「名勝就應該宏偉壯觀」。
鐘樓和播磨屋橋的相關人士沒有錯。他們很可憐。希望各位中國遊客在不帶成見的前提下去參觀,將照片發到微信上,替這些地方正名。
![]() |
中島 惠簡歷
出生於日本山梨縣。曾在北京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留學。先擔任報社記者,1996年起成為自由記者。著作有《中國精英這樣看待日本人》,《中國人的誤解 日本人的誤解》(均由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出版), 《爆買之後他們將瞄準哪?》,《中國精英嚮往日本》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