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眼(289)感覺商法
2019/10/17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健吾:在大阪,看到了《昨日的美食》的期間限定主題餐廳。
眼間,我的感動由脊椎湧上來。
首次寫這套漫畫,是2007年。
![]() |
那時候剛回到我畢業的大學執教,有些課要講述日本流行文化中的BL(Boys Love)文化。我就找來這本作品做例子,替代「年邁」會是每個人面對的問題。而性小眾面對年邁一事,要面對更多的問題(膝下無兒,誰會負上照顧的責任?當然,現在生孩子已是消費品,而不是投資品,情況就有點不一樣。歲的「孤獨」,也是另一個日本社會面對的問題)。若然性小眾,年邁,再加獨身,在日本這個社會文化中,又需要面對什麼呢?這本小書,深度淺出的以「做菜」為切入點,去討論人世間各式各樣劍指性小眾的矛盾。也是學生們接觸「日本性小眾」的一個小窗戶,對他們而言也是一套容易明白的小書,是舉重若輕的作品。
當我走到心齋橋,發現這家cafe的時候,就有一種莫名的狂喜……和哀傷。喜的是,我的眼光果然是好的。年中這麼多大大小小的漫畫作品,有機會被《 spin off的應該不多。看到《昨夜》在東京搞個展,在大阪出主題餐飲,對上一次,電影/電視作品變成飲食業的例子,已數到是台灣電影《等一個人咖啡》的主題cafe了。可以收得這個水果效,也是一種成功。看著他這十二年由小變大,都是令我感動的。再者,細看一下他們的副産品以及餐飲的價格,一件T襯衫需要4000多日元,一份拿破崙意粉要1000日元,賢二在大晦暗吃的那一個即食麵(炒雜菜加溫泉蛋即食麵)要1500多日元(點這一個是會送一個價值2000日元的麵碗的,我有差點因為這個要價而點了)。最過份的,應是數算筧先生為聖誕派對做的紅茶雪葩。小小一碗就要900日元了。
如果你知道故事的設計,是一個男同性戀者因為怕老無所依,所以就以自炊的方式解決吃食的需要,從而把日常食費扣押至一個月25000日元。你就明白,這樣的餐點,絕不是應該以這種價位出現的。再看看餐牌上寫的規則:每人需要點一份餐點,休息時間只有一小時。場內有很多在附近藥妝店血拼完成的遊客,買周邊産品超過5000日元可以到大丸的退稅場退稅。好明顯,他們的客人就是一些對這劇本絕對有愛的客人了。這也是我所引起的哀傷。由於漫畫的故事沒有完結,但劇集始終需要告誡其中一件。劇集的故事線,把兩個主角的性格寫了一個大轉變:筧先生忽然變了一個很體諒很明事理的人。而賢二卻變了一個可以進入筧先生的家作正月客人,變成筧先生的交友生活指手劃腳的大媽。這已不是在漫畫故事中的平衡。為了劇集的「收尾」,這樣子的性格轉換描寫,其實有點太突兀但要變大,變多人看到,這好像又是不可避免的「妥協」。
![]() |
他真的有「在男人的家吃飯」的感覺。味道絕對是家常的味道。而由於是家常的拿破崙意粉,加上故事的設定是筧先生去完了同事的婚禮二次會被大量女生猛烈追求後身體俱疲,兼且要清理雪櫃剩下來的菜蔬所以做的一人料理,於是這盆意粉,比外麵店家做出來的意粉呢,有比較多的菜蔬和煙肉。味道呢?的確有一種「男人的料理」的感覺:是好吃的基調,但沒有酒店或洋食店的那種細緻。蕃茄醬等調味料肯定是普通的市販貨。可以做出這樣的感覺,也是一種功力。而那個紅茶雪葩,端上來的時候,碗是冰過的。果然,是配合當時為了劇中同志朋友小日向先生和航君來訪,為了這些細節位,日本人還是很獨到,很會做。
在這家餐廳,看著電視上播放的小片段,再看看架上的各種精品,你必須承認,在感覺商販上,日本依然是亞洲的先進大國。可以把虛構文本實現得如此唯肖肖妙的,也只有日本才可以做到吧?
![]() |
健吾 簡歷
80年生,香港專欄作家、香港商業電臺節目《光明頂》、《903國民教育》主持,香港中文大學日本研究學系及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講師。著書超過二十七本,主力研究日本東亞流行文化軟實力及多元性別關係等議題。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