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鮮鮮鮮(119)秋天要吃秋刀魚也不容易
2019/10/23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劉黎兒:已經10月下旬了,東京天氣終於開始涼了,秋高氣爽的季節也是日本所謂的「食慾之秋」因為是作物收成而魚貝開始肥美的季節,眾生食指大動,我家附近每年此時總還會傳來很多次鄰居烤秋刀魚特有的香氣,但今年到現在只有一次,或許是因為秋刀魚變得太少、太貴了,不再是大眾魚了,因此上餐桌的次數減少了。
![]() |
目黑秋刀魚祭(2010年9月) |
秋刀魚的名稱來源很多,日文發音是sanma(サンマ)有説因為原本是狹長的體型的,因此稱為「狹真(サンマ)魚」,漢字標記變成秋刀魚是明治以後吧!甚至明治時代,也就是1906年(明治39年),夏目漱石寫「我是貓」時,他還用「三馬(サンマ)魚」的名稱,而是其後傳出當時幼小的昭和天皇裕仁愛吃秋刀魚,加上1922年(大正10年),佐藤春夫寫了「秋刀魚之歌」的詩來吟咏,秋刀魚名稱才算落定,所以稱為秋刀魚是因為這是在秋天最常捕獲的魚,而且如銀色柳葉般發亮,因此讓人聯想到刀。
![]() |
今年在居酒屋裏吃到的秋刀魚,烤得焦黑就跟松平出羽守吃到的(劉黎兒攝影) |
秋刀魚,我小時候在台灣也吃過,不過不叫秋刀魚,但現在台灣或中國大陸等也叫秋刀魚,是源自日本,或許也因為大家都太愛小津安二郎導演最後一部作品的「秋刀魚之味」吧!該片是對生命流逝的感概,淡淡地陳述的感覺,讓人感受到宛如秋刀魚的獨特的簡樸的家常的親切感,也讓人格外喜愛「秋刀魚」的名稱吧!
日本落語(單口相聲)裏有出秋季愛用的「目黑的秋刀魚」的演目,故事是松江城主的松平出羽守因為急著趕遠路來到東京目黑,肚子餓了,聽到身邊僕人説:「這種時候就想吃秋刀魚及茶泡飯!」他就吵著自己想吃,但僕人説:「秋刀魚是下魚,是我們下人才吃的魚!不能讓大人吃的!」但拗不過大人,只好從附近百姓家端來現烤焦黑的秋刀魚,至今只吃過冷鯛魚的松平出羽守沒吃過如此當季肥美多脂的魚,讚嘆不已,因此回到松江城也難忘目黑秋刀魚的味道,也因此東京目黑每年秋天都有舉辦「目黑秋刀魚祭」。
這個節慶是從1996年開始的,今年一直到前夕都還擔心是否能有新鮮的秋刀魚可用,後來靠許多漁船船長們努力,終於有趕著捕到23噸的秋刀魚在氣仙沼卸貨,才免於用很多冷凍秋刀魚來充數。
秋刀魚原本真的很低賤的魚,日本有的家庭裏一到秋天,就會常常吃,雖然多脂肥美,吃到次數多到讓許多小孩抱怨「今天又是秋刀魚?」的程度,過去秋刀魚捕獲量多時,能買到非常新鮮而一尾50日元的秋刀魚,但是現在售價都是以前3、4倍,而且又小又瘦,因此無法很便宜地吃到了,現在看到餐桌上有秋刀魚還會很興奮呢!
![]() |
廉價的秋刀魚如果沒有標明産地,大抵是外國産的冷凍品烤出來的,但也是過去日本國內産的2倍價格(東京中野區、劉黎兒攝影) |
其實不僅秋刀魚,沙丁魚等許多原本許多屬於「下魚」的低賤的魚類,但現在身價大漲,尤其要吃到又大又肥的上好的秋刀魚很不容易,捕獲量從2016年開始不斷創新低,那一年原本應該是捕魚最忙的11月,日本秋刀魚漁獲量第一的宮城縣氣仙沼的漁船都停泊在灣內,因為出動也捕不到,各界都很震撼,2016年的目黑秋刀魚祭就只好混些冷凍魚來充數。
今年更慘,原本9月起秋刀魚就會肥嘟嘟地在三陸近海廻遊,氣仙沼跟附近的漁港就有許多秋刀魚不斷被捕獲上岸卸貨,但是今年8月下旬氣仙沼連一次都沒抓到,而到9月上旬也是零,到9月13日才終於有第一批入港,可是整個秋刀魚的絕對産量激減,連北海道在內,整個日本國內今年大概無法期待可以抓到多少秋刀魚,8-10月上旬,只有7060噸而已,連1萬噸也不到;現在我可以吃到的大多數是北海道産的,在超市裏很多較大只是台灣産的,日本國內産的現在都很小只。
為什麼三陸或日本國內整體秋刀魚産量如此少呢?日本的漁業業者認為是台灣、中國大陸、南韓等外國船隻先抓走了,而且日本是小型漁船去捕捉,而外國都是大型船,因此日本很吃虧,都沒魚可抓了。
![]() |
不過外國船搶先捕獲以及濫捕的説法,大概台灣等都未必接受,台灣的漁業界是表示秋刀魚南下到台灣至少是8月之後,也因此台灣也是跟日本一樣,8月才出港,而也同樣抓到年底,並沒有提前出港,提前是無法捕獲的,而且台灣跟日本漁場不同;至於漁船大型化或許是事實,也是那因為日本是想要抓到最新鮮而且可供吃生魚片的秋刀魚,才會多用小型漁船。
![]() |
秋刀魚的生魚片 |
連日本國內也有許多看法認為外國船濫捕並非基本原因,最基本的原因是地球溫暖化,因此秋刀魚的量減少了,但即使如此,整個秋刀魚的資源是有200萬噸的,2016年前各國連日本所抓的也不過60萬噸,到2017年還只抓了28萬噸,今年8國雖然訂了56.6萬噸總漁獲量的協商,日本則是提案45萬噸,未被接受,但不論那個數字,今年看來根本抓不到那麼多,此外日本秋刀魚等專家也都承認日本三陸抓不到秋刀魚,主要是日本抓秋刀魚的漁場是「親潮第二分流」出現巨大的暖水塊,水溫超過15度,秋刀魚怕熱,被卡在那裏.沒有南下到三陸沿海,也就是溫度惹的禍,即使外國船不抓,魚也未必遊到三陸來。
基本上是還是環境變化,溫暖化導致不僅日本抓不到,外國其實也抓不到很多秋刀魚了,需要所有的人都一起努力保護環境的;現在秋刀魚不再是家常庶民的魚了,或許小津活到今日的話,片名也不會是取「秋刀魚之味」,令人遺憾呢!
![]() |
劉黎兒 簡歷
旅居日本的資深媒體人與知名作家。台灣大學歷史系,後進入臺大歷史所,1982年赴日,曾擔任《中國時報》駐日特派員、東京支局長,現為專職作家,在多家報紙雜誌如《蘋果日報》、《自由時報》、《今週刊》等撰寫專欄;書寫對象包括日本政經社會議題、都會兩性關係、職場文化及生活文化的觀察與解析乃至文學評論等,相關書籍35冊;小説則有《棋神物語》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