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邦富的日本管窺(274)把環球旅行的郵輪辦成海上市民大學
2019/11/15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莫邦富:位於東京市中心的日中友好會館的美術館這幾天舉辦了一場很有特色的攝影展---《亞洲友好和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攝影展》。攝影展的主辦單位是以「周遊世界的旅行」為口號的「和平之船」(又譯「和平號」)郵輪公司,而參展者則是乘坐 2019年4月出航的第101期環球郵輪之旅的旅客。
![]() |
從中國來的參展者 |
那次航行中,來自日本、中國大陸、台灣、香港、新加坡等多個國家及地區的1000名以上的旅客同吃同住同學習甚至同睡一個船艙地一起共同渡過了100天以上的環遊世界之旅。這是一次非常有特色的旅遊,跨越國家、年齡、文化、語言障礙等層層壁壘的相遇與交流,充分預示了通過努力可以實現一種新的市民社會交流形態。
而此次攝影展則是將這些登船的旅客們精彩旅行篇章中的一部分片段展現了出來。攝影主題為「守護美麗的地球,更要創造美好未來」這個攝影展還將在中國及東南亞國家與地區舉辦。本次的展出作品是在眾多投稿作品中經重重選拔,最終精心挑選出來的100張作品,與日本攝影家水本俊也和中國攝影家李膺的作品共同展示。
從展出的攝影作品中可以看到和平之船迥異於人們常説的那種豪華版郵輪上的日常生活,船上雖然有豐富的餐飲,但遠沒有達到奢華的水準,也沒有專業表演隊的大型秀場,更沒有賭場。在環遊世界的旅途中,郵輪方邀請知名的大學教授、攝影師、媒體人、歌手等作為嘉賓登船。這些被稱為「領航員」的嘉賓是社會的各界精英,會在船內舉辦各種講座及音樂會、表演會等活動。
每期的環球旅行平均訪問25個港口,旅客結合船上的各種講座可以更深地領略到所訪各國的歷史、風俗、文化、人情以及所面臨的社會問題等。邊旅行、邊學習、邊體驗,這正是和平之船的魅力所在。不僅能夠學習新知識,還能夠了解各國人民的價值觀和所思所想。這種深度的精神碰撞,正是和平之船環球旅遊的價值所在。
比如,在這次航行中,作為文化交流的一個學習項目,郵輪方面與來自高知縣的「夜來舞」(又稱「高知舞」)的金牌舞隊「火妮」傾力合作,在船上組成了一支名叫「火妮號」的新舞隊。來自各國的成員們在埃及、紐約等地還下船跳舞,展示了他們的風姿。環球旅行結束後,這支新舞隊活躍在各種場合,這次攝影展的開幕式上,火妮號舞隊還專門趕來表演,受到了參加開幕式的客人們的一致好評。
我也曾受邀作為「領航員」多次上船去給旅客講課,看到船上濃郁的學習氛圍和豐富多彩的講座內容,給我留下的最深的感受就是和平之船是一座航行在海上的短期市民大學。船上舉辦的活動達 500 項之多,平均每天有70多項各色各樣的活動。其中,最具特色並大受歡迎的是自主策劃的活動,由旅客自我發起、自我擔綱來組織各國旅客參與。這種能者為師的講座人氣非常旺,形成了和平之船環球旅行的一個鮮明的特色。
為此,和平之船方面也頗為得意地説:「旅客在船上肯定能夠選擇到自己喜愛的活動,3個多月的時間裏,必定獲益匪淺。而且那種站在世界舞臺上發言的感覺,恐怕只有和平之船的環球旅行才能提供。」
有一位旅客曾留下這樣一段感受:「船上的方方面面都體現了大道至簡的理念,不事奢華,不取多餘,保護環境,利己利他,體現了人類應有的對世界、對物質的正確態度,臻于理想境界。和平之船上有許多乘客都選擇了再次重返和平之船。對於一艘環球旅行的船,乘客的選擇是最有價值的投票,也是最説明問題的。」
我很贊同這位旅客的感受,和平之船36年來成功地把一艘環遊世界的郵輪辦成了海上市民大學。這也是我接到攝影展開幕式的邀請信後,當即答應出席的最主要原因。
![]() |
莫邦富 簡歷
上海出生。曾下鄉黑龍江生産建設兵團。上海外國語大學日語專業畢業後,曾在該校任教。1985年留學日本,在日本讀完碩士、博士課程。現在是旅居日本的華人作家、評論家。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