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邦富的日本管窺(273)一本不敢閱讀的書《時間停止了的房間》
2019/11/08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莫邦富:因為要寫書評,因為是寫專欄的作家,因為喜歡評論一些事物,所以,我經常會收到很多新出的書籍以供我評論。《時間停止了的房間》,這本由一位20來歲女孩寫的書引起了我的注意,題目和內容本身都很值得關注。
書放在我的書桌旁,甚至放進了我出差時隨時攜帶的雙肩包裏。可是,我一直沒有勇氣閱讀它。因為書的內容太淒涼了,老年化社會所透出的那股冷氣直直地透過書扉傳送了過來,給如水的秋涼添上一股徹骨的寒意。
女孩文筆淡然,語氣平和,不宣泄感情,不謀求眼球效果。然而,正是這種淡然、平和、克制的敘述卻有著令人不敢迴避的真實的力量。
我躲了2個月,還是乖乖地拿起了這本書,在秋涼的燈下細細地、快快地閱讀了。然後就被震到在書桌旁、燈光下,渾身感受到一股冷氣,但又覺得我也得為女孩、為社會出現的某種現象和趨勢、為人的生命呼籲一下,寫下一些帶有溫度的文字。
女孩名叫小島美羽,今年27歲,5年前即22歲時開始在一家殯葬公司就職,擔任遺物整理人的工作。她説,她鮮明地記得第一次走進孤獨死的人的現場時所産生的那種奇異的感覺。突然失去了主人的房間裏的時間都彷彿停止了。而這種孤獨死在日本仍在繼續增加。
日本每年約有3萬人孤獨地死去。人不是在醫院、在養老設施,而是在自己生活習慣了的環境中自然去世,哪怕這是孤獨死,這事本身並沒有問題。女孩認為他們的死亡被發現的時間實在太漫長了,這才是問題之所在。
女孩每年要處理370件以上的殯葬安排,其中需要整理遺物的委託佔60%,對孤獨死的現場進行特殊清掃約佔40%。尤其是到了夏天,往往是因為屍臭嚴重才被人們發現當事人已經去世良久。
據女孩説,在她經手的委託中,死後過了2年才被發現,這是發現時間最晚的一例。有的人甚至是住在和自己的孩子同居的2代家庭同居型住宅裏,但老人的去世也是過了1個星期才被發現。儘管叫人難以相信,但卻是真真實實的社會現實。
為此,女孩感到難以理解:為什麼日本社會會出現孤獨死這樣一個社會問題?有一次,她去處理一個和自己同歲的22歲男青年的孤獨死現場,這個男青年死後過了3個月才被發現,這使她認識到孤獨死並不是只有老人才會碰到的問題。
於是,她想到了通過製作孤獨死房間模型來向社會提出疑問的方法,因為使用照片等來反映孤獨死的現場會牽涉到死者及其家屬的隱私權及尊嚴的問題。公司的老闆對她的建議不置可否地一笑了之,於是,她決心自己掏錢來製作。老闆儘管有點取笑她,但還是關心著她的嘗試和進展。
2016年,在每年一次的殯葬行業專門展會「終曲産業展」上,女孩製作的孤獨死現場的模型儘管不是那麼精巧,但還是引起了人們的注意。這給了女孩很大的信心,第2年展出了製作得更加逼真的模型,來參觀的人們紛紛拍照在自媒體上予以介紹,電視臺和雜誌社也隨之跟來採訪,孤獨死的問題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閱讀著書中實際舉例的8個孤獨死的現場細節描述和環境再現,看到人生孤零零地結束在廁所裏、浴缸邊,不禁感到了生命的脆弱、孤獨和淒涼。同時也再次深深地感受到了日本正在推進的健康壽命延伸活動的意義和價值。這一切對於正在迎來老年化社會、呼籲建設「健康中國」的今天的中國來説,應該是有著很大參考價值的一項社會實驗。也正是基於這樣的思考,我在此推薦了這本我不敢閱讀的書---《時間停止了的房間》。
![]() |
莫邦富 簡歷
上海出生。曾下鄉黑龍江生産建設兵團。上海外國語大學日語專業畢業後,曾在該校任教。1985年留學日本,在日本讀完碩士、博士課程。現在是旅居日本的華人作家、評論家。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