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身大的日本(294)何謂怪物部下(下)

2019/12/10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中島惠:接著上周的前篇,介紹怪物(monster)部下。為何變為怪物的部下正在增加呢?《怪物部下》(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一書的作者、社會保險代理人石川弘子作為原因列舉了年輕人的「自我中心性」和「幼稚性」。

  

     現在的20~30多歲和40多歲以上日本人的價值觀差異明顯。在這一背景下,如今40歲以下的日本人在學校接受的教育是「尊重個性」、「不與他人競爭」、「鼓勵教育」等。在這種方針之下長大的年輕人面對工作時,與「報酬」和「升遷」相比,更加傾向於追求「工作價值」、「充實的業餘生活」和「良好的人際關係」。

 

      面對這樣的年輕人,50歲左右的「泡沫世代」則一直生活在完全不同的時代。我本人也是泡沫世代,在工作和遊樂兩方面都會拼盡全力。泡沫世代一直相信努力就會有結果。

 

      社會的變化也在産生影響。札根於日本社會的年功序列(論資排輩)制度在很多企業已被取消很久。那種只要認真工作就能過上穩定生活的保證已經消失。此外,只要就職於大企業就萬事大吉的傳統觀念也已經改變。

 

      在這種環境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希望活得更加自我」、「不喜歡只有工作的人生」、「不希望被公司擺布」。不接受公司的單方面指示或者反駁上司,或許也是因為他們的價值觀與40歲以上明顯不同。

 

      但是,在40多歲的上司一代看來,年輕人的價值觀是「以自我為中心」、「為所欲為」、「不負責任」和「缺乏上進心」,他們難以理解年輕人的心情。在這種背景下,彼此不同的價值觀相互碰撞,對上司來説,年輕員工看起來簡直就是「怪物部下」。

 

      但是,就算自己的部下是「怪物」,上司也什麼都不能説。因為職場的權力騷擾問題開始在社會上被廣泛提及,管理層之間正在發生混亂。

 


      50多歲的上司在30年前入職時曾被上司嚴厲訓導。如果被分派的工作沒能做好,就會被上司罵「這點兒事都不會嗎!」、「遲鈍!」、「笨蛋!」。但在如今,如果像自己過去一樣嚴厲地訓導部下,則可能會被説成「職權騷擾」,甚至被起訴。

 

      因此,害怕這一點的上司對部下什麼都不敢説。就算是應該好好指正的情況,有的上司也不會去説什麼。

 

      部下也反過來利用職權騷擾已成為社會問題的情況,儘管上司給自己的是正確的指導,但也會誤解為「被罵了」就是「職權騷擾」而大吵大鬧。這種情況不斷發生,因此上司越來越害怕怪物部下。

 

      那麼,應該如何接觸怪物部下呢?在本書中,「不想管」是上司的真心話。實際上,就算和怪物部下交流,也是自説自話,難以相互理解。作者石川給出了如下建議:

 

      「在大部分怪物部下問題行動的背後,都隱藏著那個人的某些欲求不滿。人在採取問題行動時都抱有不滿之處。首先,找到部下言行背後的真實想法,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面對怪物部下不逃避,正面接觸是必要的」。正是因為有不信任關係,更需要拿出勇氣面對,否則,上司與部下的關係或將不斷惡化。

 

      那麼,40多歲的這代人是否就沒有問題呢?並非如此。本書表示,高齡世代也存在怪物員工。例如從大型企業跳槽到中小企業,卻輕視中小企業,不接受文化差異,或將自身業務成績不佳歸咎於部下等。

 

      讀了這本書,我不由得苦笑起來,心想「還有這種人」。與中國相比,日本的變化明顯更為緩慢,但感覺代溝仍然存在,很多地方都隱藏著怪物。

 

中島 惠簡歷

出生於日本山梨縣。曾在北京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留學。先擔任報社記者,1996年起成為自由記者。著作有《中國精英這樣看待日本人》,《中國人的誤解 日本人的誤解》(均由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出版), 《爆買之後他們將瞄準哪?》,《中國精英嚮往日本》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