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播室by明子(289)中文和日語到底哪個更難學?

2020/01/20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青樹明子:在去年年底的一次聚會上,我和一位中國女士坐在一起。心裏高興的想:終於有機會説久違的中文了!於是,我很主動地用中文跟這位女士搭話,但沒想到對方卻一直用日語回應。她的日語真的很流利,比我的中文好十倍都不止。由於陷入「生硬的中文VS.地道的日語」的境地,所以我只好放棄説中文,改用日語和她對話。這位女士在日語方面堪稱專家,甚至能熟練的進行同步翻譯。

      「您回到日本以後,還繼續學中文嗎?」

      被如此一問,我還真感慚愧。

 

      的確,回到日本的5年多時間裏,我的中文水準不斷下滑。閱讀和寫作因為有機會練習,可能還算湊合,但聽力和口語卻退步到了初級水準。太無語了,我這是選了一門多麼難學的語言啊……

 

      帶著這種想法的我把自己語言水準的下降歸咎於中文難學,那其他人是怎麼想的呢?這讓我産生了興趣。

 

      經過一番搜尋後,我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排行榜。名為「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是什麼」,由美國一個提供翻譯服務的平臺經調查後匯總。

 

      這個平臺好像提供多國語言的翻譯服務,但主打業務在英語圈。也就是説,這個排行榜是從英語母語者的角度來分析「哪些語言最難學」。排行榜編制者也表示,排名的最大焦點是「(站在英語母語者的角度來看)中文和日語,到底哪個更難學」。

 

      那麼,我們就按順序了解一下這「最難學的10種語言」。

 

      10.波蘭語

      9.冰島語

      8.納瓦霍語(美國西南部的印第安部落納瓦霍族的語言)

      7.巴斯克語(以橫跨西班牙和法國兩國的巴斯克地區為中心分佈的孤立語言)

 

      以上這些語言基本上和我們亞洲人沒有什麼關係。看上去也都很難學。

 

      接下來,難度排在第六位到第四位的語言是哪些呢?

 

      6.芬蘭語

      5.韓語

      4.匈牙利語

 

      芬蘭語和匈牙利語是最難學語言排行榜單中的常客。這兩種語言均屬於烏拉爾語系,據説在説英語的人看來,這些語言感覺有些陌生,也就是説,它們屬於較為特殊的語言。這方面我也不是很了解。

 

      最後就是最難學的三種語言了。就日語和中文而言,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到底覺得哪個更難學呢?

      結果如下:

 

      3.日語

      2.阿拉伯語

      1.中文

 

      首先是英語母語者為什麼會覺得日語難學的問題。

      其中原因當然包括漢字難學,不過中文也存在同樣的問題。與上述排行榜不同,美國國務院有一個「外語學習難易度」排名,日語在該榜單中位列第一。

 

      要説日語為什麼難學,據解釋,原因在於日語有「片假名、平假名、漢字」三種文字,而且一個文字有「音讀、訓讀」兩種讀法。

 

      另外,與英語和中文不同,日語句子很少有主語。如果是生活在句首就明確給出主語的語言環境中,學習日語時就會覺得頭疼。這一點確實比較麻煩。


      而且,日語中還有很多擬聲擬態詞。

 

      「その一言で、會場は「シーン」となった(這句話讓整個會場一下子安靜下來)」、「それを見て「ギャッ」と叫んだ(看到這一幕,忍不住‘啊’地叫出聲來)」等等,正如上述例句中的「シーン」、「ギャッ」那樣,日語會根據不同場景使用相應的擬聲 擬態詞。

 

      對日本人來説,相比單純表達「靜かになった(安靜下來)」,用上擬聲擬態詞將能更形象而生動地轉達意思。

 

      順便説一句,雖説中文的擬聲擬態詞的表現也很豐富,但好像也只有日語的一半左右。

 

      那麼,外國人覺得最難掌握的中文又如何呢?

 

      對於學習中文的外國人來説,最大的難關在於發音。中文不僅有四種聲調,而且有很多特別的輔音,如果不是以中文為母語的人,這些輔音是很難發出來的。

 

      尤其是zhu、ju、qu、xu等音節,要掌握正確的發音,可謂難上加難。我到現在還發不准「春天」的「春」的讀音,每次説到這個字都會被人再問一遍。

 

      成語多也是中文的一個難點。當然,日語中也有很多「四字成語」,但就我個人感覺來説,中國人在簡單的日常對話中也熱衷於使用「成語」、「格言」、「慣用語」,對於不了解東方歷史的歐美人來説,這些詞語估計都有相當的難度。

 

      聽説,蒙古出身的前日本相撲力士旭天鵬,曾被決意引退的師兄旭道山叫去,囑咐了這樣一句話。

 

      「以後就拜託你了」。

 

      但受人之托的旭天鵬卻表示,「一點都不知道自己被託付了什麼」。

 

      後來,在自己成為後輩們的引領者之後,旭天鵬才開始領悟到旭道山所説的話的含義,據説這一漫長的領悟過程長達6~7年的時間。

 

      這個例子説明,要理解日語含糊曖昧的表達,需要的是經驗。

 

      無論如何,我們都要感謝學習中文和日語的非漢字圈的朋友們。我也打算今年邊看中國電視劇邊繼續學習。

 

青樹明子 簡歷

 

      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亞太研究科碩士。1998年至2001年,擔任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日語節目主持人。2005年至2013年,先後擔任廣東電臺《東京流行音樂》,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東京音樂廣場》,《日語加油站》節目製作人,負責人及主持人。現在擔任日中友好會館理事。出版著作《小皇帝時代的中國》,《在北京開啟新一輪的學生生活》,《請幫我起個日本名字》,《日中商務貿易摩擦》,《中國人的頭腦之中》,《中國人的錢包之內》等。譯著《蝸居》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