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鮮鮮鮮(127)感染時代的滿員電車真辛酸

2020/02/26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劉黎兒:新型冠狀肺炎感染在日本蔓延擴大,許多活動相繼停辦或延期,重大如東京馬拉松、名古屋女子馬拉松等不讓普通人參加,甚至讓人感到東奧是否也會無法依照原樣舉行,跟東奧相關的宣傳活動也都取消,貼出「中止」通告,許多日本上班族則哀叫「與其中止一些露天活動,還不如中止滿員電車!」不論至今的流感(流行性感冒)或這次最怕濃厚接觸的新型肺炎,去擠滿員電車的確太辛酸了!

 

 

原來不擠滿員電車也是人生重要的一種幸福(東京,JR山手線,劉黎兒攝影)

     這次如擠沙丁魚般的滿員電車再度在日本及國際受到矚目,是因為新型肺炎防疫的一大要訣就是人與人必須保持適當距離,但滿員電車則是把人跟人的距離擠到最小程度,在現在這個感染時節裡,滿員電車實在會累積很多壓力;基本上日本人都打扮整潔,擠車時比較不會讓人不舒服,而在流感季節,如果身體有點不舒服,則會戴上口罩,以免傳染給別人,但現在因為口罩很難買,因此有的人沒口罩可戴,如果在滿員電車上咳嗽,遭周圍的人白眼,大概只好下車去咳了,在福岡市還發生有人沒戴口罩咳嗽,其他乘客完全無法忍受而拉了緊急停車鈴,糾紛不斷!

 

      日本人有特有的勞動美德,即使身體不舒服也一樣上班,共同通訊社在2月上旬做了調查,果然83%的上班族都會忍耐病痛去上班,才會有確診為陽性的NTTdata的廿幾歲的男性員工,在住院前一直擠滿員電車上班;或也有其他確診者發燒咳嗽不停還搭新幹線出差等;滿員電車加上生病也上班的民族習性,或許也是日本肺炎感染擴大的特殊文化因素。

 

      雖然有許多企業開始禁止罹患流感等員工上班,以防傳染給其他人,這次新型肺炎,也有些日本大企業為了迴避風險,而採居家辦公,一切連繫及會議都透過網路,如NEC規定6千名員工改採遠距辦公(telework)等;東京、大阪等大都會,滿員電車現象或許從這次新型肺炎發生起可以稍微紓解些!但還是有些較無餘裕的中小企業,會要求員工只要身體還能動就來上班,如果疫情平息下來,滿員電車現象或許還不大容易消失!

 

 


     不論企業或學校等對於流感或新型肺炎都會教授應如何慎防感染的原則,但是滿員電車本身無處可逃,原本就是各種不同價值觀、體格、體質以及健康狀態的不認識的他人硬擠在密閉空間裏,形同拷問,若加上還有肺炎或流感等傳染性病毒,風險大增,讓人身心交疲,很容易因此發生爭吵或暴力!

 

JR名古屋站(愛知縣名古屋市)

      雖然許多外國人來日本看到滿員電車都會覺得很有意思,紛紛拍照,蔚為奇觀,還有人把東京池袋滿員電車讓JR人員在月臺上把乘客推擠去才能順利關到府的鏡頭,PO到網上,居然贏得100萬個以上的讚;但搭滿員電車,實在很勞累;在日本大都會以外的地區,人口稀疏,就不需要擠滿員電車!

 

      我自己雖然住在東京都離新宿不遠的都心區,但因是自由業,不必上班,因此可以迴避尖峰時間活動,很少擠滿員電車,能夠不擠滿員電車的人生,説起來真是很幸福的!日本甚至有説法指出,每天擠滿員電車上班的人壽命會短10年,真的想到滿員電車如此的異常空間就會很害怕!

 

      但也有些日本上班族覺得我這種不上班的人的外野想法是杞人憂天,因為很多上班族覺得定時到公司上班是一種讓人安心的日常,如果不是有肺炎感染等問題的話,並不覺得特別痛苦!

 

      事實上我也數次體驗過在尖峰時間去擠滿員電車,覺得真的要花費相當體力,到了公司大抵都很累了,其實是效率很差的一種上班文化,但卻很難真的消失掉,主要還是日本人如果採取跟別人一樣的行動,基本上就沒錯,不必費心費力多想,如果跟別人不同,心理上會有所抵抗,而且組織裏對於採取不同行動的人也都是持批判態度,要求同一步調的壓力非常大,也因此大家每天早晚都只好委身給滿員電車,甚至連脊椎骨擠彎了也還是只好擠!

 


      日本人從小學起就被教育不該遲到或缺席,不遲到不缺席就是當學生最基本的要求與榮譽,可以獲得「皆勤賞」,這樣的價值觀已成了日本人基因一部分,除非像這次是企業自己下令,否則很難改成遠距辦公的!

 

      尤其日本強調要有毅力、幹勁,只有日本是不論大雪、颱風、地震也不會放假的,大家依然來上班,我出身的台灣不時為了颱風要放半天假或全天假而爭議,演變成政治問題;但日本人即使不顧風吹雨打來到公司都已經是下午了,也照常來;或有些大企業總務部會下令「減少不必要不緊急的上班」但大家也還照常搭滿員電車來上班,或許這樣就有了「已經工作的感覺(仕事した感)」跟實際的工作效率無關!

 

      搭滿員電車本身雖然毫無工作效率可言,但這讓上班族有上班感,如果搭稀鬆的電車上班的話,就很提不起勁,搭滿員電車通勤本身成為日本式勞動的一部分了!這也跟東方人的商務交易都是需要面對面才能發生信任與安心也有關係,遠距辦公還是讓人不安,上層覺得居家的人是失控的人,而居家的人也有被邊緣化的危機感。

 

      日本政府或社會近年一直強調要改革工作方式,其實也就必須先懷疑「已經工作的感覺」,才能追求從工作獲得的成果與真正的滿足感,也才有可能縮短工作時間、提高生産力!

 

      比起追求成果,日本至今根深蒂固的「皆勤」美德以及過度的協調性、團隊精神等製造出來的滿員電車,成為這次肺炎感染的大敵,也因此為了世間能順利運轉,不出來擠車擴大感染,也成為做人基本規範,滿員電車問題,或許今後會稍微獲得紓解吧!畢竟當下如此大移動時代,大感染時代也來臨了,不僅這次新型肺炎,滿員電車的畫面最好能少看到才好!否則太辛酸了!

 

劉黎兒 簡歷 

旅居日本的資深媒體人與知名作家。台灣大學歷史系,後進入臺大歷史所,1982年赴日,曾擔任《中國時報》駐日特派員、東京支局長,現為專職作家,在多家報紙雜誌如《蘋果日報》、《自由時報》、《今週刊》等撰寫專欄;書寫對象包括日本政經社會議題、都會兩性關係、職場文化及生活文化的觀察與解析乃至文學評論等,相關書籍35冊;小説則有《棋神物語》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