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播室by明子(298)特殊時期那些打動人心的話語
2020/03/30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青樹明子:什麼樣的話語更能讓人産生共鳴?
今年2月和3月,媒體上充斥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相關話題,而3月11日適逢東日本大地震過去9年,媒體紛紛報道了日本各地為遇難者祈福的場景。其中有一個震撼人心的場景。那就是在宮城縣名取市,遇難者遺屬在地震發生的時刻舉行了追悼會,恰在此時,雨後的天空中出現了一道亮麗的彩虹。彩虹有著「願望會實現,光明的未來即將到來」的寓意。名取市共有700多人在地震中遇難,其中包括14名當地初中生。
懸掛在災區上空的彩虹,也許正是這些遇難者發出的訊息。
訊息往往具有強大的力量。最近,有一句話在日本引起了熱議。
北海道是日本新冠疫情最為嚴重的地區,由於政府以相當高的危險等級請求人們「避免外出」,雖然正值旅遊旺季,卻鮮有遊客前往,北海道千歲機場十分冷清。
在這種情況下,某航空公司的航班即將起飛時,負責該機維護保養工作的工程師在身上掛了一個標語牌,上面寫的話讓社交網站(SNS)上的網友們大呼感動。
牌子上面寫的是:疫情時期,感謝您乘坐本次航班。有的航空公司因新冠疫情的影響而陷入經營危機,在這樣的形勢下,一名員工向乘客發出了表達謝意的訊息,引來一片稱讚聲。
「在經營困難的情況下,如此用心實屬難得」。「機場和飛機上都空蕩蕩的很冷清,看到這句話,一股感動湧上心頭」。「常言道,困難時刻更能體現人和企業的本質,看到機場人員的這句話,心裏一下子溫暖起來」。
![]() |
JR常磐線終於全線恢復運作(福島縣雙葉站) |
給人帶來感動的不僅僅只有空中交通,地面交通也有這樣的例子。
東日本大地震後9年,JR常磐線終於全線恢復運作,柏站的男站務員在廣播裏播報的一段話引起了強烈反響。
「時隔9年開往仙台的特快列車馬上就要到達柏站了」。在位於千葉縣柏市內的JR柏站,2020年3月14日8點27分發車的「特急日立3號」(仙台方向)列車伴隨著廣播聲駛入站臺。當特快列車鳴著汽笛進入站臺時,站務員鄭重地播報了一段話。
「這趟列車真的讓大家經歷了長久的等待。衷心感謝您在這樣的特殊時期乘坐本次列車,謝謝」。在柏站,站務員們手裏拿著寫有「今後柏站會與您一道和常磐線共同前進」等字樣的橫幅,與乘客一起目送「特急日立3號」列車向仙台方向駛去。
這一場景在SNS上發佈後,引起了廣泛反響。
「大家都在等待這一天的到來」。「目送列車遠去時,眼淚都要流出來了」。「這只是個開始。我們的常磐線以後還要走很長的路!」
對於這類的廣播及標牌內容,除了公共機構之外,企業也會通過手冊來規定詳細的操作流程。以前是不能由個人斟酌決定並對外發出的,但最近這種情況開始發生變化。
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DJ Police」(DJ 警察)。
![]() |
在澀谷十字路口的有名「DJ police」(Kyodo) |
2013年6月4日,日本國家足球隊在2014年FIFA世界盃亞洲區預選賽中出線。當晚,欣喜若狂的球迷們湧上街頭,導致澀谷十字路口陷入混亂。警視廳機動隊員使用幽默巧妙的語言呼籲狂熱的球迷們遵守交通規則。這就是DJ警察的誕生。
「身穿日本國家隊隊服的各位都是12號隊員。日本國家隊以遵守規則和禮儀聞名。我們警察也不想在這樣美好的日子裏發火。懇請大家配合」。「請拿出日本隊那樣的團隊精神有序前行。如果受傷了,贏得世界盃參賽資格這樣的好事也會變味」。「雖然我們是表情嚴肅的警察,但並不是憎恨大家才當警察的。我們發自內心地裏為日本隊贏得世界盃參賽資格感到高興」。
街頭爆發出喝彩聲和笑聲,有些人還喊起了「警察叔叔!」的呼叫。
一名男機動隊員回應道,「很高興得到您的聲援,如果大家都走人行道的話,我們就更高興了」。據説當天沒有一個人被捕或受傷,也沒有發生大的糾紛。海外媒體也介紹「DJ Cop」(意思同為「DJ」警察)。後來在日本各地的活動中衍生出了本土的「DJ Police」。
這些DJ警察各顯神通,傳遞著帶有「本地特色」的訊息。
在海外遊客眾多的京都,他們呼籲「京都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大量遊客。讓我們向他們呈現一個彬彬有禮的京都吧」。「緊緊擠在一起才好吃的只有醃蘿蔔和鹹菜,人可不能擠來擠去」。醃蘿蔔是京都特産。
日本人常被批評「情緒不外露」。代表公共機構或企業時更是如此。但是,近年來日本人也意識到,如果打破這種觀念,通過恰當的語言來表達感情,更能讓人感動和共鳴,這一點是操作守則無法做到的。
![]() |
青樹明子 簡歷
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亞太研究科碩士。1998年至2001年,擔任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日語節目主持人。2005年至2013年,先後擔任廣東電臺《東京流行音樂》,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東京音樂廣場》,《日語加油站》節目製作人,負責人及主持人。現在擔任日中友好會館理事。出版著作《小皇帝時代的中國》,《在北京開啟新一輪的學生生活》,《請幫我起個日本名字》,《日中商務貿易摩擦》,《中國人的頭腦之中》,《中國人的錢包之內》等。譯著《蝸居》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