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鮮鮮鮮(129)原來普通的日常是如此珍貴的

2020/03/25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劉黎兒: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緊張,各國都採取各種非常手段,尤其因為義大利等國相繼發生醫療崩潰,到22日根據日本共同社統計確診30萬人,而且根據AFP報導到21日為止,世界有35國、9億人都受到行動限制,大都市裏人影消失,食品及日常生活用品被搶購一空,東京等許多大都會也有可能出現over shoot(爆發性的擴大感染),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表示如果發生over shoot的話,東京也將會宣佈封城的!

 

今年東京賞櫻沒有外國遊客,而且大家都保持距離(劉黎兒攝影,善福寺川綠地公園)

       日本至今雖然也因為安倍內閣提出各種要求,如小中高校1300萬人大停課,或大規模活動都告禁止,民間也有許多地方閉館或營業停止,或是許多企業也都改成在家上班,改變了許多家庭生活的型態,而且許多體力較差的中小企業或是飲食觀光業等受影響很大,但相對於其他世界大城市而言,東京、大阪或名古屋現在雖然相對於日本地方縣市,是受感染比較嚴重的,但至今還算是沒有受很大行動限制,雖然許多日本人都感嘆希望早日回到普通的日常,但或許還要等上幾個月或一年呢!而且跟許多已經封城的大都會比起來,東京等市民都算是還很自在地過日子!

 

      東京到23日為止,到處還是很多人在街頭走動,尤其週末鬧區如新宿等,22日夜裡在年輕人多的如高田馬場、高圓寺等,我也看到還有許多10人以上的聚餐、酒會在舉行;也因此東京都知事小池呼籲23日起三週是最可能發生over shoot期間,要求都民不要舉行大規模活動或去擁擠的地方,如果發生over shoot,首都也將封鎖!

 

      如果封城,則日本人最愛的普通的日常將越離越遠了!甚至日本政府也在23日,在內閣官房設置了新冠病毒感染症對策推進室,準備對應類似戒嚴令的緊急事態宣言發佈,也因面對疫情,日本全國也將還可能有更多非日常的「緊急事態」等著,現在發生在歐美各大城市的禁足令等也並非不可能在日本實施的!

 


      這次疫情,顛覆了日本許多常識,至今日本人的民主修養,認為不論結果如何,過程能讓人接受就好了,因此花很多時間在搓合,被認為沒效率,但是得出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結論過程很重要,有那樣的過程,實施時,大家就會一起配合來做;但現在變成結果勝過一切,許多人出來高喊「政治就是看結果」,過程現在被忽視了,能夠很快下決斷的政治領袖很受肯定,如北海道知事鈴木直道因為停課跟緊急宣言都比安倍快,而很有人氣,這或許也是因為地方父母官比較能放手一搏,不像安倍必須四處看外國臉色!

 

許多日本男人也被孩子黏上,陪孩子玩球等(劉黎兒攝影)

      這次疫情逐漸類似戰役,被稱為是沒有子彈的第三次世界大戰,讓各國間築起看不見的牆,進入大鎖國時代,國與國之間互相猜忌;起初看疫情來發表隔離或拒絕入境等限制,各國會生氣或報復,但現在大家逐漸習慣,也因此日本最後也終於要對美國入境者採取隔離二周作法,因為美國也不會因此生氣了!

 

      在國內部分,日本甚至城市與城市間發生互不往來的事,鬧得國際皆知,像大阪府知事因為厚勞省報告指出大阪府與兵庫縣未來二週會感染人數會增加40倍,等於會發生over shoot,報告裡還指出兵庫縣感染者的傳染力較強大阪,因此大坂人要求20日起的三連休兩府縣不要來往,讓兵庫知事大火,而且兩縣居民突然遭宣告跟對方斷交,也很無奈,非常時期千奇百怪的事都有,簡單的和平都很困難!

 

      對於個人而言,只要出門就等於上戰場,人與人疑神疑鬼,懷疑身邊的人是否可能已經是感染者,儘量保持距離,雖還沒像美國或義大利那麼緊張,但若有人開始乾咳的話,周邊就會緊張起來!東京染井吉野櫻花16日開花宣言,而22日的週末就各處都有櫻花盛開,上野公園今年不設席地飲酒作樂的地墊區,大家戴口罩走馬看花;其他各地也都限制職場或友人聚集賞櫻,只準家族鋪地墊聚會,但大家也都維持相當距離!

 


      美國紐約的曼哈頓大中央車站,每天75萬人進出,但現在幾乎不見人影,美麗的大理石地板看得很清楚,紐約的朋友都説太不可思議了;日本的新宿車站每天有340萬人進出,現在也沒減少多少,只是早上擠滿員電車的人每個人都戴著口罩,氣氛有點可怕!但若果東京真的封城,屆時能看到新宿車站地板的話,或許已經不是不可思議的感覺,而是更令人不安的非日常感吧!

 

如果封城禁足,即使戴口罩也無法如此自由行動(22日,東京都四谷車站,劉黎兒攝影)

      許多人的日常發生大改變,日本雖然還沒封城、禁足,但原本應該不在家的丈夫現在24小時都在家,或是因為消毒防疫程度差距而發生許多家庭內衝突,但另一方面也有許多日本男人因為居家上班,加上孩子停課,黏上自己,因此努力想做好爸爸、好丈夫,許多家庭關係也會因為疫情而轉換!但許多妻子都還是在網路上抱怨,希望丈夫趕快去上班,把屬於自己的時間與空間還回給自己,因為長年來她們已經有屬於自己日常了!

 

      我在16日有事到東京都都廳拜會,副知事梶原洋提起説,現在因為許多活動取消,聯絡或會議都改遠距視訊方式,發現也可解決許多問題,讓人深思至今日本非要見面才能商量或信賴的工作方式的確值得檢討!

 

      如果大家覺得在家上班也不錯的話,今後企業等為了節省支出以及提高效率,就會改成不必要定時來公司上班了!有些防疫時期的模式,可能就回不去了!也因為這次疫情,讓人體會到經濟再怎麼重要,價值也不應高過人命,拚死命的工作方式早該改革!

 

      對於最大多數人而言,還是希望紓解目前的不安,疫情早日安定終結,才不會每分每秒都擔心受怕,也希望不戴口罩出門或與人聚會,不必再老是洗已經快脫皮的手了!也不必一一討厭那些或許為了清喉嚨而咳兩聲的人,而看到老弱跌倒,也能心情輕鬆地去扶一把,這種人心也能單純的日常原來如此珍貴,期待早日能恢復!

 

劉黎兒 簡歷 

旅居日本的資深媒體人與知名作家。台灣大學歷史系,後進入臺大歷史所,1982年赴日,曾擔任《中國時報》駐日特派員、東京支局長,現為專職作家,在多家報紙雜誌如《蘋果日報》、《自由時報》、《今週刊》等撰寫專欄;書寫對象包括日本政經社會議題、都會兩性關係、職場文化及生活文化的觀察與解析乃至文學評論等,相關書籍35冊;小説則有《棋神物語》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