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播室by明子(301)「自肅令」下,日本人為何繼續外出?

2020/04/20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青樹明子:日本終於發佈了「緊急事態宣言」。但日本的措施與歐美國家或中國的實施的「封城」不太一樣。雖然提到避免外出,卻沒有強制力。日語使用的是「要請」一詞,也就是「請求」或「拜託」大家不要外出。

 

      東京都方面,其實在3月底已由東京都知事向民眾發出了「避免外出的請求」,據説之後的那個週末,出門的人的確減少了。但即便如此,似乎仍有15%的人照常出門。(日本經濟新聞3月30日的報道)

 

      其中大多數人可能是因為「上班請不了假」,但也有不少人是為了購物、就餐、喝酒聚會等。甚至在日本發佈緊急事態宣言的第二天早上,也一樣能在東京新宿站和大阪梅田站看到很多照常上班的身影。

 緊急事態宣言以後的東京站丸之內口周邊4月13日早晨

 

      説起來,日本人在遵守規則方面簡直無人能比。這樣的日本人為何會在需要自主避免外出的情況下堅持出門呢?

 

      下面是新聞報道中介紹的例子。(日本經濟新聞4月8日的報道)

 

      必須上班的原因:

      「工作的性質是必須與人面對面交流。」(40多歲的男性)

      「我們原則上可以居家辦公,但今天的工作需要去公司。到公司上班能讓工作開展得更順利。(今天)想加快進度。」(從事金融工作的50多歲男性)

      「(我們)公司沒有居家辦公的相關制度。上班的地方離家很遠,我好羨慕能居家辦公的人。」(30多歲女性)

      「現在正是企業進行財務結算的時期,一天也不能休息。工作堆積如山。」(60多歲的男性註冊會計師)

 

      SNS社交網站上也有同樣的例子。

      「我們是製造企業,沒法居家辦公。只有大企業的白領才能在家工作。並不是所有企業都能居家辦公的。」(68歲男性)

      「有的工作能居家辦公,有的不能,覺得有些不公平。」(50歲女性)

      「對於商店、服務等行業來説,在家工作就意味著歇業、關門。」(73歲男性)

 

      雖然需要避免外出,但也有些人不得不出門。

 

      讓人無法釋懷的是工作上的「等級差別」。下面是從報紙、電視報道和SNS上摘錄的內容。

      「我是公司的派遣員工,正式員工已經改成遠端辦公了,但公司要求派遣員工去上班,而且不允許彈性工作」(設計公司派遣員工)

      「雖然公司下達了彈性工作、居家辦公的通知,但我被告知派遣員工不適用。因為是時薪制,請假要被扣工資,生活會變得很艱難。」(未知行業的派遣員工)

      「我是派遣員工,上司和同事都不用去公司上班了。我也申請了居家辦公,但公司以合同中沒有遠端辦公相關條款為由,要求我去上班。」(IT公司派遣員工)

 

      除了工作外,還有一些人因為其他原因不得不出門。

 

      東京都的一位女公司職員(38歲),為了把小學3年級的女兒(9歲)送回長野縣的娘家,需要返鄉。學校停課時間延長,學生課後託管服務也停止了,這樣做也是迫不得已。「天天在家工作很難實現,比起待在感染風險越來越高的東京,還是送回家鄉對孩子來説更好一些」。

 

      「有很多事情必須回家鄉才能處理。還要照顧父母什麼的,不得不回去」(返鄉探望父母)

      「母親傷到了腳,我在東京都內的家中照料了一段時間,疫情這麼厲害,再讓她待在東京的話,我有些害怕。雖然被要求避免外出,但母親年事已高,她自己也感到不安」(61歲女性,打算把86歲的老母親送到岩手縣的兄長那裏)

      「學校停課了,打工的地方也都放假了。在物價這麼高的東京生活很艱難,覺得還是回家鄉好。」(打算回石川縣的大學生)

 

      在這樣的情況下,也出現了一些遭到日本全國人批評、行為荒唐的人。那就是「逃離東京」的年輕人。

 

      「去了一趟✕✕溫泉!幾乎等於包場,超舒服。價格也便宜,好幸運!」

      「✕✕這個地方平時人山人海,這次去的時候卻空蕩蕩的。真難得!」

 

      剛開始媒體報道説年輕人很少感染,因此年輕人的危機意識較為淡薄。但最近,年輕群體的感染問題越來越嚴重。

 

      不過,由此認定年輕人一概不懂道理,當然也是錯誤的。

 

      介紹一下網友在SNS上分享的一件事吧。

 

      在「一副口罩難求」的日本,買口罩的人經常一大早就在藥妝店門口排起了長隊。大家都利用上班前或送孩子去幼兒園之前的寶貴時間來排隊。

 

      據説一個天氣微寒的早上,在藥妝店門口長長的隊列中,一位年輕的媽媽牽著年幼的孩子排在後面。這時,排在這對母子前面的一位身穿面試服裝的女大學生讓出了自己前面的位置,説「請到前面來」。

 

      看到這一幕,排在前面的兩名年輕女子也跟著説「請到前面來」。接著,上了年紀的婦女、中年大叔、年輕人都紛紛跟著説「請到前面來」。一個善意的小舉動,由此完成了一次接力。

 

      在中國以及美國和義大利等歐美國家看來,日本的緊急事態宣言既沒有懲罰規定也沒有罰款,是建立在「請求」基礎上的。我看著也有些著急,非常擔心這種不夠徹底的做法無法戰勝新冠病毒。

 

      雖然已經在家待煩了,但現在仍需要避免外出,大家一起加油吧。

 

青樹明子 簡歷

 

      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亞太研究科碩士。1998年至2001年,擔任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日語節目主持人。2005年至2013年,先後擔任廣東電臺《東京流行音樂》,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東京音樂廣場》,《日語加油站》節目製作人,負責人及主持人。現在擔任日中友好會館理事。出版著作《小皇帝時代的中國》,《在北京開啟新一輪的學生生活》,《請幫我起個日本名字》,《日中商務貿易摩擦》,《中國人的頭腦之中》,《中國人的錢包之內》等。譯著《蝸居》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