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邦富的日本管窺(303)諾貝爾獎獲得者盛讚京大抗疫研究新成果
2020/06/19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莫邦富:儘管新冠病毒的確診人數出現回升現象,儘管確診患者的人數有衝擊安全線的可能,日本政府還是決定從6月19日起在全國範圍恢復社會生活和經濟活動的正常秩序,對跨縣移動(相當於中國的跨省移動)予以解禁了。日本職棒新球季也於19日開幕,儘管是「無觀眾比賽」,但從中傳遞出來的資訊確實清晰無誤的。
![]() |
6月19日起對跨縣移動予以解禁了(6月19 日,東京站) |
那就是日本要把工作重點逐漸往復工、復産方向傾斜了。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6月17日公佈了一項對新冠病毒防控政策的調查結果,調查對象是加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21個工業已開發國家。採用「優」「良」「及格」「不及格」4個等級的打分形式來表現調查結果。紐西蘭獲最高分,與澳大利亞、丹麥、德國等屬「優」行列。 「良」是感染者·死者都是世界最多的美國、法國等。日本與南韓、瑞典等獲得 「合格」,英國、西班牙、義大利及分數最低的比利時被列為「不合格」。可見日本政府的防疫措施在工業已開發國家中並未獲得很高的評價。
然而,日本防疫成績又確實令人驚訝,死亡人數也很少。我曾以「百思不得其解」一詞來介紹日本抗疫成果,整個日本社會也在紛紛尋找其之所以能獲得如此成果的原由。
諾貝爾獎獲得者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的山中伸彌所長認為,日本的新冠病毒的感染比歐美緩慢的理由可先暫時稱其為「因子X」。而弄清因子X將有助於決定今後日本防控新冠病毒路線和方法的走向。山中所長認為京都大學研究所的上久保靖彥特定教授和吉備國際大學的高橋淳教授最近公開的研究成果,可以視作因子X的一個重要候補對象。
這段評價引起了我對老朋友上久保教授的研究活動和社會活動的關注。
上久保等人在研究中發現2019年12月中國武漢發生的新冠病毒至少有「S型」、「K型」和「G型」3種類型。這些類型病毒的傳染性和病原性不同,使得各個國家感染擴散程度、重症度、死亡人數也不盡相同。
上久保等人分析新冠病毒和流行性感冒之間的「病毒干擾」數值,根據日本流行性感冒的流行曲線的變化建立了預測新冠病毒感染致死率的數模,早在3月份就作出了病毒變異和世界範圍的蔓延情況預測,結果獲得相當準確的驗證。
上久保等人的研究表明,最先傳入日本的S型(Sakigake)是無症狀性較多的弱毒病毒。其次,是從S型變異而來的K型(Kakeru),這是無症狀性~輕症的病毒。今年1月13日在中國蔓延後傳入日本,導致流行性感冒流行曲線出現嚴重欠缺現象。
後來病毒在武漢進一步變異為武漢G型(typeG,Global),引起重度肺炎,導致1月23日武漢封城。在上海變異後的G型(歐美G型)擴展到了義大利,之後在整個歐洲和美國傳開。儘管G型病毒也傳到了日本,但死亡人數卻比歐美各國要少很多。
![]() |
東京・歌舞伎町(6月3日) |
為什麼G型病毒感染導致的日本死亡人數比歐美要少那麼多呢?上久保等人指出,因為日本政府在3月9日之前,僅把武漢列為限制入境的對象地區。據推測,從19年11月到20年2月28日,從中國進入日本的入境人數為184萬人。在武漢封城前夕,離開武漢的500萬人中有9000人乘坐從武漢直達成田的航班進入了日本,使得毒性不強的S型和K型病毒持續流入日本並蔓延開來。其結果,導致很多日本人産生S型及K型病毒的集體免疫,人體內的T淋巴細胞獲得「細胞性免疫」,防止了此後出現的毒性很強的G型的感染,大大地減少了日本人的染病死亡率。與日本一樣,中國遊客大量流入的南韓、台灣、香港、新加坡等地也出現了同樣的集體免疫現象,所以包括中國在內的這些國家與地區的新冠病毒死亡人數也很少。
而美國和義大利等歐美各國從2月1日起就全面禁止中國人入境,因此K型病毒的流入不多。而2月1日前就已在歐美擴散的S型病毒的「細胞免疫力」不足以抵禦G型的感染,最終導致歐美的新冠病毒死亡人數達到驚人的數量等級。
上久保等人主張,在日本、中國及亞洲的不少國家與地區不需要再硬性封城,讓已經具有的集體免疫有機會不斷受到變異後的病毒的新衝擊從而提升其抗禦能力,否則今後將無法抵禦幾代變異後的病毒的侵襲。
日本的主要大報及通信社都會公佈日本首相每天的具體工作,按照時間段列出首相當天參加會議及會見客人的具體時間和客人姓名。我注意到6月12日15點至15點40分,安倍晉三首相撥出整整40分鐘會見了上久保教授,聽他詳細講解了他們的這項研究成果。而當天安倍首相會見有的客人的時間甚至只有幾分鐘,可見對會見上久保教授一事的重視。
在6月下旬,上久保教授還將給主管經濟的大臣及國會議員等講解了研究成果,並將在自民黨總部演講,為日本解禁、復工、恢復社會正常運轉、抵禦第二波、第三波疫情提供理論根據。
作為多年交往的老朋友,上久保教授對筆者説:「我希望我們的研究也能夠為中國的抗疫作出貢獻。只要有利於抗疫,只要中國方面需要,我可以去中國大使館、去中國介紹我們的研究成果,讓中國的同行們分享我們的研究成果。」
![]() |
莫邦富 簡歷
上海出生。曾下鄉黑龍江生産建設兵團。上海外國語大學日語專業畢業後,曾在該校任教。1985年留學日本,在日本讀完碩士、博士課程。現在是旅居日本的華人作家、評論家。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