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播室by明子(315)居家辦公時代、再次關注的是「爭吵後的處理方法」

2020/07/27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青樹明子: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難以平息的背景下,採取輪班制繼續實行居家辦公的日本企業不在少數。不僅如此,為了適應與新冠病毒共存(With CORONA)的時代,「居家辦公」未來可能會成為勞動方式的關鍵詞。

 

      不過,居家辦公存在的問題比想像的要多,這已是眾所週知的事實。

 

      首當其衝的要數家人之間的摩擦了。丈夫與妻子之間、家長與孩子之間,如果三代同堂的話,還要加上婆媳之間,大家一同待在狹小的居家空間裏,難免會出現一些小的口角。

 

      如果只是拌幾句嘴的話還好。但正如日本社會出現了「新冠離婚」這一新詞一樣,很多時候,居家生活中的小矛盾會逐漸升級放大,發展到無法調和的地步。這也是現實情況。

 

      問題還不止存在於家庭。對於日本的上班族來説,居家辦公是一件憧憬已久的事。因為不需要把時間花費在上下班路上,沒有意義的會議也會減少,還不用勉強自己和討厭的上司或同事説話……。雖然居家辦公有很多值得一提的好處,但也有些人懷疑地説「實際和想像的不一樣」。儘管以前覺得公司內部的人際關係很複雜,但疫情卻讓人們發現交流與溝通是多麼的珍貴。即使是出現矛盾衝突,在遠端辦公的情況下,也很難找到修復關係的機會。

 

      總之,可以説,正因為處於新冠疫情的特殊時期,人們才得以重新體會到人際關係和交流溝通的重要性。在這樣的情況下,再次引起大家關注的是「爭吵後的處理方法」。

 

      首先是職場。

 

      居家辦公以後才發現,原來與同事爭吵也能如此令人「懷念」。俗話説「不打不相識」,如果能用巧妙的方法與同事等重歸於好,感情就會加深。

 

      職場女性往往對解決這類問題比較擅長。很想聽聽她們「與同事發生不愉快之後重新和好的方法」。

 

      這些職場女性和同事爭吵後,會採取以下處理方法:

 

      「找些工作之外的話題,跟對方閒聊一下」(27歲/文職工作)。

      「即使對方態度不好,如果自己能像對待其他人一樣以禮相待的話,對方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回歸正常態度」(30歲/金融證券行業)。

      「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坦誠對話’。這樣心中的疙瘩就能解開,精神壓力也會很快消除」(33歲/IT行業)。

      「我會盡最大努力跟對方説話」(31歲/酒店行業)。

      「我會請對方吃午飯」(32歲/汽車行業)。

 

      這讓我重新認識到,對話是交流的基礎。

 

      當然,最難避免的就是夫妻間的爭吵。

 


      疫情居家期間,夫妻吵架真的讓人頭疼。平時的話,只要雙方第二天去上班,就能相應地轉換心情。但居家辦公期間,很難找機會和好。如果發展成長期冷戰的話,事態就會惡化,最好儘快和好,最長不能超過一週。

 

      不止是在疫情期間,日本人平時一般會通過什麼方法來創造和好的機會呢?我匯總了以專家建議為主的以下幾點:

 

      • 「早上好」的威力

      爭吵後的第二天早上,在冷戰氣氛中説上一句「早上好」的威力無窮。相反,如果第二天早上仍怒氣未消,也不打招呼的話,冷戰的長期化將不可避免。

 

      • 縮短距離

      由於新冠疫情,保持社會距離已成為常識,但要想重歸於好,最好的方法就是縮短距離。具體來説,(即使討厭也)最好若無其事地坐在對方的旁邊。據説坐在對方的身旁可以明確表達出從心理上接受對方的意願和善意,這個位置容易感受到雙方的感情。

 

      •觸摸肩膀或握手

      據説,簡單的身體接觸會分泌出一種叫做「後葉催産素」(Oxytocin)的荷爾蒙。這是一種能夠撫慰心靈、緩解壓力的荷爾蒙,即便只是觸摸肩膀、撫摸背部、握手等微小動作,也會分泌出這種荷爾蒙。但受新冠疫情的影響,握手和擁抱都要克制。就算只是肘部接觸也好,最好找到一些合適的身體接觸方式。

 

      •準備對方喜歡的食物

      雖説這種方式很老套,但相當有效。給喜歡蛋糕的妻子送上一塊蛋糕,給喜歡晚上喝一杯的丈夫準備好酒和生魚片。像這樣可以通過準備對方喜歡的東西,來創造和好的契機。

 

      當然還有「用郵件或LINE發送道歉的簡訊」、「通過贈送禮物表達歉意」等,跨越時代和年齡的有效方法。

 

      最後提一下「與父母爭吵」後如何處理。

 

      雖然親人之間的關係也很難處理,但親生父母和子女之間有血緣關係,相互之間不需要客氣。正因為如此,爭吵之後才會更難辦。

 

      暢銷書《父離去前你要做的55件事》中有這樣一段話:

 

      「假設父母現在60歲,那麼你與父母共度的時間就是20年(父母的剩餘壽命)×6天(一年之中探望父母的天數)×11小時(每天與父母在一起的時間)=1320小時,也就是説,你陪伴父母的時間只剩下55天」。

 

      這個數字十分令人震驚。這麼看的話,應該根本沒有時間與父母吵架。

 

      如果父母和子女之間發生爭吵,無論是什麼情況,子女都要馬上道歉!別無選擇。

 

      仔細思考一下爭吵後重歸於好的方法,其實歸根結底就是溝通。我覺得,這樣的話雖然會違背與新冠病毒共存的新生活方式,但可以比以前更加考驗人們的智慧。

 

青樹明子 簡歷

 

      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亞太研究科碩士。1998年至2001年,擔任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日語節目主持人。2005年至2013年,先後擔任廣東電臺《東京流行音樂》,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東京音樂廣場》,《日語加油站》節目製作人,負責人及主持人。現在擔任日中友好會館理事。出版著作《小皇帝時代的中國》,《在北京開啟新一輪的學生生活》,《請幫我起個日本名字》,《日中商務貿易摩擦》,《中國人的頭腦之中》,《中國人的錢包之內》等。譯著《蝸居》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