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鮮鮮鮮(148)川越,當之無愧的「小江戶」

2020/12/23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劉黎兒:日本從關東,甚至到關西,只要是曾如江戶般繁盛或是讓人感受到江戶時代氣氛的地方城市都稱為「小江戶」,如川越(埼玉縣川越市)、佐原(千葉縣香取市佐原)、下野國栃木宿(栃木縣栃木市)乃至甲斐國甲府(山梨縣甲府市)、近江國彥根(滋賀縣彥根市)等,但代表選手非川越莫屬,因為川越打響了「小江戶」的名號,讓搖擺派如原稱「小京都」的栃木市也改打「小江戶」的招牌,川越從歷史或現有景觀等來看,都是當之無愧的「小江戶」,不僅跟江戶的關係很深,也保留非常多的江戶風情,是其他地方所不及的,也才會每年有660萬國內外觀光客湧到!

 

川越古色古香土藏造建築每年吸引660萬人來觀光(劉黎兒攝影)

      川越所以是「小江戶」,首先離江戶很近,距離東京不過30公里,不僅江戶時代有河岸船的船運與江戶連結,至今也關係密切外,其實最主要的是保有許多在東京已經失去的江戶時代的建築物等,川越的象徵是從仲町起約400公尺長的道路兩旁土藏造(外壁是漆喰土壁的倉庫)及涂家造(建物外部塗成厚重的土壁,從外面看不見柱子等,是防火建築)的美侖美奐的古老建築林立,市街北部7.8頃的地區被認定為重要傳統建物群保存地區!

 

 


     川越還有另一個標誌是400年前當時川越藩主酒井忠勝所建的16公尺高的木擼鐘樓,反覆因火災而燒燬或重建,現在的鐘樓是第4代,1893年(明治26年)的川越大火後重建的,雖然不再是人力敲鐘,而改成機械運作,但從江戶時代起聳立而且依然為了這個老街報時,讓人感受到江戶時代的氛圍,報時是當時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因此每次火災最先修建的就是鐘樓!

 

 

川越鐘樓從江戶時代就一直為居民報時(劉黎兒攝影)

     這個地區其實跟江戶時代東京京橋地區幾乎一模一樣,但現在京橋地區已經完全不存在了,如果來川越的確可以看到江戶的模樣;其實都是江戶的職人來建的,也才會跟江戶無限接近,其實從江戶時代起就盛傳「世間有無數小京都,但小江戶非川越莫屬!」的説法!

 

      1893年的川越大火,燒掉三分之一以上的商業建築,當時只有一處在1792年建大澤家是土藏造的建築無傷,因此從江戶找了很多職人來新建了許多土藏造建物,川越的土藏造特徵是厚重感盪漾的黑色漆喰,這就是所謂的「江戶黑」,這是因為江戶時代武士屋敷是白色外壁,商家為了避諱而採黑色外壁!

 

      不過川越在戰後也有許多土藏造建物遭破壞、拆毀,幸好1973年許多年輕的商店主人成立了「川越藏之會」積極活動,讓川越人對於藏的價值有所覺醒,努力修復整備,終告以歷史城市而獲得現在的繁榮!

 


      川越還能自傲為小江戶的是另一個理由是江戶城內建物的一部分現在移築到喜多院,這其實是稱為「小江戶」的原點,喜多院裏的客殿、書院以及庫裏是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從江戶城紅葉山搬來的,這是因為寬永15年(1638年)的川越大火也把喜多院燒的僅剩山門,家光因為當時住持天海大僧是德川家三代恩人,因此馬上下令修復,連自己的御殿都讓出來!

 

 

川越的喜多院裏有德川家光誕生的房間(劉黎兒攝影)

     也因此喜多院內現在也還有「德川家光誕生的房間」,天井有81張的天井格畫,色彩豐富;後方還有一間非常寬大的廁所,據説家光如廁時四角有4人守護,也就是觀察他的健康狀況,但在8眼監看下大概很難順利排泄吧!

 

      喜多院裏還有家光奶媽春日局的化粧室,天井低矮,原來上面還有一個密室,據説是會商密事的房間,也傳説是她折磨女中們用的房間;她被認為是江戶大奧的關鍵人物,也跟松平信綱、柳生宗矩一起支援家光,也敢於跟朝廷交涉,其實也是一位女性政治家。

 


      川越的仙波東照宮跟日光的東照宮、久能山東照宮並稱為三大東照宮之一,從此也可以看出德川家跟川越的密切關係,也是川越非常江戶的因素之一!

 

川越的土藏造建築是為了防火,窗子是平時開放,火災時緊閉(劉黎兒攝影)

      川越藩是被受幕府重視的城下町,除了御殿移築外,也有松平信剛,柳澤吉保等江戶幕府重臣及親藩藩主等擔任藩主;自古以川越為據點的豪族河越氏在鐮倉幕府時代也氏有力的禦家人,原本就跟江戶氏同族,也因此在室町時代就有太田道灌在川越城與江戶城之間建了川越街道來連結川越與江戶,可見自古以來川越與江戶原本就有相當特殊的關係,川越街道到現在也很活躍的一條大路!

 

      川越因為是不折不扣的小江戶,才會跟鐮倉市、日光市都被認定是國家級的歷史都市,文化財數量也相當驚人,因為有這樣的歷史淵源與保存,也衍生出許多小江戶産品,如「COEDO(小江戶)啤酒」或是西武鐵道也有「小江戶」特急,也有最能表現昔日江戶天下祭模樣的川越祭等!

 

      因為川越很珍貴地守住了江戶,也讓所有人到川越才能看到江戶,讓人覺得川越跟江戶關係,宛如春日局跟家光的關係,川越可以説是江戶的奶媽般,稱為「小江戶」都還有點委屈呢!

 

劉黎兒 簡歷

旅居日本的資深媒體人與知名作家。台灣大學歷史系,後進入臺大歷史所,1982年赴日,曾擔任《中國時報》駐日特派員、東京支局長,現為專職作家,在多家報紙雜誌如《蘋果日報》、《自由時報》、《今週刊》等撰寫專欄;書寫對象包括日本政經社會議題、都會兩性關係、職場文化及生活文化的觀察與解析乃至文學評論等,相關書籍35冊;小説則有《棋神物語》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