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爾·耶金:中國將是能源新秩序贏家
2020/10/14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危機正在加快世界的能源轉型。人們的工作方式發生改變,企業和政府將迅速轉向「脫碳化」。針對新能源秩序主導權爭奪的走向,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採訪了英國調查公司IHS Markit的副總裁丹尼爾·耶金。
![]() |
丹尼爾·耶金 |
記者:新型冠狀病毒危機給能源市場帶來了什麼?
耶金:(新冠疫情)加速了數位化。以前需要7年時間的變化在7個月裏發生。回頭想,也許可以説疫情擴大是數位革命的開端。
記者:各國政府也不得不行動起來。
耶金:脫碳化對任何國家來説都是非常重要的課題。對於煤炭依存度較高的中國來説,難度尤其大。這將是在數十年裏改變世界經濟的艱難工作。必須改變複雜的供應鏈。人們並未意識到其中的困難。
記者:將如何引導民眾和企業?
耶金: 我相信市場體系。對於經濟的轉型,與監管相比,碳定價(Carbon Pricing)明顯更為有效。
記者:誰將是新秩序的贏家和輸家?
耶金:中國將是贏家,而中東和俄羅斯等産油國或將成為輸家。中國70%的石油依賴進口,但今後進口將不斷減少。針對新能源,(中國)推出了依託光伏和鋰離子電池等供應鏈的新戰略。
圍繞對純電動汽車(EV)不可或缺的鋰,各國都在開採,但在電池製造能力上,擁有壓倒性份額的中國處於供應鏈的頂端。在中國降低價格的光伏電池板的生産方面,其他國家要追趕上來也極為困難。
記者:地緣政治將産生哪些影響?
耶金:與美國具有戰略性同盟關係的國家也開始提及中國的重要性。中南美國家的領導人對我説「不希望被捲入中美對立」。在世界範圍內,全球化的細分化正在推進,在這種環境下,日本等企業採取活動變得困難。地緣政治阻礙國際貿易的現象剛剛出現,今後將更加嚴重。
各國都有必要切實加以應對,針對供應鏈的變革,避免錯過多元化的機會,將其與政治分開。中國是全球供應鏈的重要組成部分。供應鏈有必要對傳染病風險和政治壓力具有抵抗力。
記者:産油國改革的走向如何?
耶金:大多數産油國仍未實現經濟的多元化。在非石油部門發展方面取得明顯成功的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於2007年啟動改革。該國屬於小國,具備人才和改革決心等條件。
一方面,(作為大國的)沙烏地阿拉伯的7成人口在35歲以下,從創造就業的角度出發,財政收入擺脫對石油的依賴是當務之急。一位沙特的政策顧問表示「即使(官方提出的)多元化目標只實現一半,也是巨大成功」。
記者:石油産業的未來是什麼樣?
耶金:石油企業由於圍繞氣候變化問題的擔憂和股票收益惡化這兩點,在市場上不再受歡迎。美國頁岩企業很清楚,如果不給予豐厚的回報,就難以留住投資者。
不過,在全球範圍內,現在為14億輛的汽車到2050年將增至20億輛。即使3分之1改用電力和氫燃料,但其餘3分之2也還需要石油。新冠危機給人留下印象的是(被用於醫療器械的零部件和麵罩等以化石燃料為原料的)塑膠的重要性。需要具備(化石燃料和新技術的)混合系統。碳回收等新技術很重要。
記者:您怎麼看押注實現氫社會可能性的日本?
耶金:致力於發展其他國家並未關注的氫技術,是需要勇氣的決斷。氫能或將佔到世界能源的10%。日本的優勢是在提高能源效率方面屬於世界領導者。
記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岐部秀光 杜拜
丹尼爾·耶金(Daniel Yergin):在英國康橋大學獲得博士學位。是憑藉《石油大博弈》和《制高點:世界經濟之戰》(合著)等著作而聞名的能源問題權威。他在最新著作《新地圖(The New Map)》中分析了新的能源地緣政治。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