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豐高管談2023的中國、印度與RCEP

2023/01/28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生效和中美對立等地緣政治風險加劇,亞洲的貿易環境正在劇變。針對2023年的前景,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採訪了英國匯豐銀行(HSBC)環球貿易及融資業務部(Global Trade and Receivables Finance)的亞太區主管Ajay Sharma。

   

  記者:從金融的角度如何看待亞太地區的貿易?

   

  Ajay Sharma:2022年上半年非常強勁。本公司的貿易金融業務時隔數年實現2位數增長。2022年10~12月有所減速,但通常來説第4季度容易減速。

 

匯豐銀行的Ajay Sharma

   

  2023年到某個時間點,中國將迎來復甦,新冠防控措施也將不斷放寬。目前積累的庫存正被消化。2023年1~3月與2022年10~12月相比或將明顯改善。不過,還將受到面臨經濟衰退隱憂的美國和歐洲的狀況左右。

    

  記者:東南亞最先邁向經濟復甦。

   

  Ajay Sharma:東南亞和南亞尤其強勁。在越南和孟加拉國,製造業和紡織業表現活躍,正在看到客戶企業的變化。印度具有類似於中國的巨大國內市場。不僅是出口,還能建立適應國內消費的低成本生産模式。

 

    

  從生産成本到物流,中國仍是最具競爭力的國家。美國企業10家中有7家表示今後數年裏不會離開中國。另一方面,勞動密集型的生産開始向中國之外轉移,越南在相關出口領域的份額最近數年增至2倍。

   

  記者:臺海的緊張局勢加劇將産生哪些影響?

    

  Ajay Sharma:供應鏈有可能轉移至其他市場。雖然規模不算特別大,但實際上正在發生。

     

  記者:包括日本和中國在內的RCEP於2022年生效。

  

  Ajay Sharma:(RCEP)形成公平的競爭條件,使得成員國之間的更多貿易成為可能。中國能借助RCEP以低成本進行採購,中國産品的競爭力提高。再次確認了中國發揮貿易網的核心作用這一點。本公司以1500家歐美企業為對象的調查顯示,一半回答稱打算充分利用RCEP,在中國、日本和南韓擴大業務。對於歐美的大型企業來説,日中韓是3個關鍵市場。

   


      

  記者:香港已申請加入RCEP。

    

  Ajay Sharma:如果成功加入,有可能吸引各類投資者。香港將具有專業服務和物流業務的巨大增長機會,或將出現以香港為起點進軍世界的趨勢。

    

  記者:貿易金融的重點關注領域有哪些?

   

  Ajay Sharma:應收帳款和供應鏈融資正在快速增長。在客戶企業之間,以新冠疫情為契機、要求加強供應鏈和確保流動性的呼聲加強,本公司的相關業務在過去4年裏增至約4倍。

   

  記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木原雄士 香港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