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農産品面臨怎樣處境?

2021/03/11


      日本東北地區是農林水産品的一大供應基地,目前總體農業産出額已經超過2011年3·11東日本大地震前的水準。不過,在發生核電站事故的福島縣,産品交易價格仍無法恢復到311大地震前的水準。在「風評被害」(指因揣測、傳聞導致沒有直接關係的事物受到牽連和損害)的背景下,産地仍在為進一步宣傳産品的安全性和開拓新銷路做著不懈地努力。

    

          

      「一旦換成其他縣生産的産品,就很難再換回來」,福島縣農産品流通科的相關負責人這樣表示。即使能夠通過放射性物質檢測來確保安全性,零售和物流等流通企業以及消費者的回流也非常緩慢。截至2018年,日本東北6縣的農業産出額已經比地震前的2010年提高14%。災後復興乍看上去似乎很順利,但僅就福島縣來説,産出額仍比地震前下滑9%。

  

      從價格低於日本全國平均水準的「價差」來看,福島縣與其他縣生産的産品之間的競爭十分激烈,越是消費者容易意識到「産地名稱」的品類,這種情況就越發嚴重。

    

此前開拓的面向餐飲業的需求急劇減少(福島縣二本松市的米倉)

     

      典型例子就是白米。福島是日本全國屈指可數的優質品牌「越光米」的産地,地震前在零售店裏,福島産米很受歡迎。但地震前一直與日本全國持平的福島縣浜通(沿海地區)産越光米的價格在這10年裏連續下跌4~19%。日本農協(JA Group)的相關人士表示「在白米過剩時,最後剩下的會是福島産白米」。在日本對白米總體需求減少的背景下,産地之間的品牌競爭更加激烈。日本各地紛紛投放新品種,互相爭奪超市的貨架,而以往的「強者」福島卻面臨被擠出貨架。

  

      福島縣並沒有對這樣的狀況放任不管。該縣利用白米的高品質,開拓了近年來需求不斷增長的面向外賣和餐飲店堂食的用途。日本白米批發商表示「(福島産白米)在商用白米中出類拔萃」,商用比例一度達到65%的日本全國最高水準。不過,眼下新冠疫情導致的餐飲需求減少對福島白米構成直接打擊。商業用途佔9成的福島會津的農業法人表示「銷量還不到上年的一半」。

     

      牛肉價格也持續低迷。很多相關人士評價福島産和牛「肉質跟其他縣産和牛沒有很大差別,品質很好」。但東京都中央批發市場的和牛腱子肉(A5·去勢)的交易價格在3·11大地震後驟跌。2020年也比日本全國便宜10.6%。

  


      在受災縣中,擁有黑毛和種「仙台牛」的宮城縣産牛肉價格比日本全國高5%,超過地震災害前。日本食用肉批發商Niichiku的董事植村光一郎表示「福島産牛肉在超市等難以像仙台牛那樣打品牌」。

  

      克服流言的靈感之一來自於福島縣産青椒。在地震後的2011年,福島産青椒價格一度降至比日本全國平均低2成,而2020年恢復至比全國平均價格高5%的水準。背後原因是採取了避開與其他縣産青椒正面衝突的時期、抓住可以預測需求的時機的行銷戰略。

  

      起主導作用的當地農協(JA全農福島)發現了夏季早供貨的商機。該農協用塑膠大棚遮蓋生長期的幼苗進行保溫,使生長比原來最大提前了3周。通過瞄準其他縣産青椒全面供貨前的間隙,確保了超市貨架。該農協表示「因提前供應高品質青椒,得到了流通業者的信賴」。

  

      不過,對福島縣産的産品,中間批發商等流通商家仍心存疑慮。因此對於這些商家的意識改革也不可或缺。日本消費者廳2020年的調查數據顯示,對購買福島産品猶豫不決的人所佔的比例已比2014年降低約9個百分點至10.7%。日本農林水産省食品流通課指出「消費者對福島産品已經不再敬而遠之,而流通方面的思路卻出現了偏差」。日本一家大型白米批發商的高管表示「已經到了要好好賣福島産品的時候了」。産地和流通商聯手實現「真正復興」的時代已到來。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