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歐洲展會力推扇貝,展商:虧本也賣

2023/10/09


      日本政府107日在德國西部科隆舉辦了宣傳日本産扇貝等水産品安全性和品質的推介活動。目的是消除圍繞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站處理水排放的擔憂。曾是日本水産品最大出口目的地的中國以排放處理水為由採取了禁運措施,作為擺脫中國依賴的替代市場,日本計劃致力於在歐洲展開銷售。

    

   

      「日本的扇貝個頭大,吃起來有嚼勁。在嘴裏擴散的鮮甜味道與加拿大和美國産完全不同」,在捷克從事海鮮批發的人士Stanimir Ivanov一邊往嘴裏塞著壽司,一邊面帶微笑地説。關於日本的處理水排海,他説「知道是安全的」,顯示出相信日本政府等的解釋的想法。

  

      此次推介活動由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等主辦,以扇貝和鯛魚等水産品製作的料理還有福島産日本酒款待了到訪的進貨商等客戶。7日起在科隆舉行的是歐洲最大的食品展會「ANUGA」,此次活動也是配合此次展會而舉辦。約90家日本的食品企業和團體參展。

日本參展商在推介活動中用壽司等款待進貨商等客戶(7日,科隆)

   

      2022年日本的水産品出口額為3873億日元。其中,面向中國佔23%,達到871億日元,是最大的出口對象國,但在日本福島核電站啟動首輪處理水排海後,中國從8月下旬起對日本産水産品實施了全面禁運。

  

      受影響尤其嚴重的是日本産扇貝。在扇貝911億日元的出口額中,中國佔51%,達到467億日元。據稱,受中國禁止進口的影響,扇貝在日本的庫存大量增加,價格下降了30%左右。屬於出口主力的冷凍扇貝的保存期限為1年左右,日本大型水産品批發商西本Wismettac的資深經理片岡幸穗表示:「為了擴大歐盟(EU)的銷路,做好了哪怕虧本買賣也要銷售的準備」。

  

      日本農林水産省9月上旬在比利時布魯塞爾開設了繼巴黎之後、歐洲第2個出口支援基地。雖然打算政府和民營企業攜手為日本産水産品打開銷路,但在目前,以荷蘭和丹麥為中心的對歐盟扇貝出口額僅為佔整體8%73億日元,不足面向中國的六分之一的水準。


      成為絆腳石的是食品衛生管理的國際認證「HACCP」。獲得適合向歐盟出口的HACCP認證的日本水産加工設施截至2022年僅為110處。

     

日本的展區約有90家食品企業和團體參展(10月7日,歐洲最大的食品展會ANUGA的會場)

   

      由於歐盟的認證標準嚴格,取得認證還需要進行大規模改造和新設備等投資,因此很多日本企業因無利可圖而放棄。與獲得面向美國市場HACCP認證的日本設施(569)相比,僅為五分之一。

    

      不過,片岡幸穗表示,以最大出口對象國中國的禁運為契機,「致力於擴大對歐盟出口的生産和加工企業一下子增加了」。

  

      背後還有東風。根據2019年生效的日本與歐盟經濟夥伴協定(EPA),到2026年扇貝等部分水産品的關稅將取消,價格競爭力將提高。在ANUGA參展的日本食品企業負責人表示:「現在或許是改變原本扭曲的對一國依賴的絕佳時機」。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林英樹 德國科隆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