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中國建新工廠不僅為擴大規模
2015/04/17
![]() |
豐田高層表示,「希望不要將新建工廠理解為單純的擴大規模」。在公司內部的會議上,能夠多大程度降低單輛車的生産成本成為討論的焦點。豐田在2000年代上半期以每年70萬輛左右的驚人速度實施增産。這並不符合豐田充分調查成本效果之後再採取行動的一貫作風。
豐田專務董事河合滿表示,此前引進持有過剩能力的設備等,「一直實施非智慧型自動化」。結果導致2008財年無法充分應對雷曼危機引發的需求銳減,時隔約70年出現營業虧損。
豐田從2013年開始停止新設工廠,積極致力於提高生産效率。通過最少限度的設置設備,使得工廠生産減至計劃的一半也能盈利。豐田引入的是全新的設計理念「TNGA」,即通過採用模組(複合)部件,簡化組裝工序,實現不同車型間的部件通用化。
豐田改革的成果還能從單輛汽車的收益上得到體現。豐田銷售一輛汽車,可獲得超過20萬日元的純利潤,大幅超過大眾和通用汽車。而工廠建設的初期費用預計也將較2008年時的標準減少40%。
豐田的新工廠投産後,年産能將增加30萬輛。不過,股市上也出現了豐田「與大眾等競爭缺乏魄力」的聲音。豐田高層對此反駁稱,「為了不隨便解僱員工,考慮到需求減少的風險,不會一下增加很多」。如何在擴大規模、穩定增長的同時規避風險可以説是豐田的一大課題。
(奧平和行 墨西哥)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