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出利潤新高的豐田將面臨新對手?

2018/05/10


  豐田2017財年(截至2018年3月)創下歷史最高收益,預計2018財年業績也會持續保持堅挺。儘管如此,該公司社長豐田章男仍在5月9日的記者會上強調了業務環境的嚴峻性,稱「競爭的對手和規則都在改變,需要殊死搏鬥」。豐田本財年的研發費和設備投資費合計達到2.45萬億日元,時隔11年再創新高。計劃在自動駕駛等新領域與海外大型IT企業等其他行業巨人展開競爭。

   

豐田社長豐田章男(5月9日,東京)

  

  豐田章男表示,「科技企業正以我們數倍的速度和充沛的資金持續投資新技術」。

     

  5月9日,在豐田東京總部舉行財報説明會上,社長豐田章男用大量時間介紹了「未知」的競爭環境、被豐田作為「看家本領」的成本削減、貫徹豐田生産方式等。此外,豐田在得出具體成果仍有待時日的自動駕駛、電動化、互聯汽車(Connected car)領域的投資將會增加,為了讓外界理解豐田的經營方針,説明會罕見持續了2個多小時。

   

  豐田2018財年的研發費為1.08萬億日元,將連續兩年創下歷史新高,其中35%將用於研發新一代技術。加上設備投資,二者之和較5年前增長30%。豐田3月與電裝、愛信精機合作,設立了開發自動駕駛技術的新公司。由前谷歌高管為公司&&人,計劃數年內投資3000多億日元。財報説明會上還透露,豐田將於6月刷新主力車型,並公開將上市銷售的互聯汽車。

   

  在豐田視線前方的是海外的大型IT企業。谷歌在美國結束了相當於繞地球200圈的道路測試,計劃2018年內開始提供全球首例無人運輸服務。百度也和戴姆勒等全球約50家企業合作,推進研發自動駕駛的「阿波羅計劃」。

   

  自動駕駛等新領域將成為主戰場,能在研發上投入多少資金將左右今後的競爭力大小。企業財務資料庫QUICK FactSet的資料顯示,豐田最近1年間的研發費約為94億美元。超過戴姆勒和寶馬,在汽車行業中處於較高水準。

  

   

  但這一金額與海外大型IT企業比起來卻也難以令人安心。蘋果在研發方面投入127億美元,金額逼近了汽車行業中研發費最高的大眾。谷歌投入了177億美元,接近豐田的2倍。

   

  在作為研發費來源的營業現金流量方面,豐田與海外大型IT企業也存在差距。儘管豐田的營業現金流量達到365億美元,甩開了大眾(約29億美元)等,在汽車行業鶴立雞群。但仍比不上谷歌(約391億美元),更被蘋果(約674億美元)遠遠甩開。

  


     

  豐田的社長豐田章男表示,「豐田的看家本領是豐田生産方式和成本削減2大塊。為了在未來生存下去,要徹底錘鍊這方面」。

   

  在研發費和投資擴大難以避免的情況下,豐田將在現有車種的開發和生産方式調整上更加投入力氣。為了進一步貫徹豐田生産方式,將從合作方鈴木和馬自達身上吸取經驗。

    

  4月,豐田的子公司日野汽車與大眾商用車部門在新一代技術等領域展開了合作。豐田旗下零部件業務的高層人士表示,「竟真的與乘用車的競爭對手合作了」。豐田章男表示,「要抓住百年一遇的大好時機,以史無前例的構想進行挑戰」。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