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組團」參與純電動車競爭 欲挽回劣勢
2018/01/02
隨著鈴木、速霸陸、日野自動車、大發工業加入由豐田主導的純電動汽車技術開發公司「EV C.A. Spirit 」,豐田等總共7家公司將分享各自的優勢,在提高效率的同時,加速與海外企業等相比商品化起步較晚的純電動汽車(EV)的開發。將通過確立不分汽車型號和大小均可使用的基礎技術,提高此前各公司單獨涉足的從商品開發到生産的效率。將以擴大「朋友圈」為武器,以求捲土重來。
![]() |
主導聯盟構建的豐田12月18日宣佈,2020年以後,以中國為開端,在日美歐和印度推出10多個車型的純電動汽車。宣佈包括混合動力車(HV)和燃料電池車(FCV)在內,到2030年計劃銷售550萬輛以上電動車。此前對純電動汽車持慎重姿態的豐田將加快應對世界「轉向純電動汽車」的準備工作。
但是,豐田現在尚未正式發售純電動車。豐田認為,在不遠的將來,純電動車市場飛躍式擴大的可能性很低。不過中美兩國要求生産和銷售一定比例的零排放汽車。因此,在電動汽車領域,將堅持全方位戰略,不局限於純電動汽車,還將涉足混合動力車和燃料電池車。因此,通過組建開發聯盟,將有多種技術人員聚集,高效開發純電動車也是為了更有效使用經營資源。
另一方面,鈴木、速霸陸(SUBARU)、日野汽車和大發工業也幾乎並未啟動純電動汽車的商品化,開發成為當務之急。自動駕駛和互聯汽車等新一代技術的開發費負擔正在加重。從各公司的真實想法來看,都希望共同開發能共用的純電動汽車的基礎技術,以盡可能降低負擔。
![]() |
豐田在東京車展上展示的電動概念車(2017年10月25日,東京) |
從世界範圍來看,競爭已在純電動汽車銷售領域展開。在世界最大的純電動汽車市場中國,比亞迪(BYD)等當地企業銷售車身價格約為1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5.8萬元)的純電動汽車。此外,打造出高檔純電動汽車品牌的美國特斯拉7月啟動了該公司首款量産型純電動汽車「Model 3」的供貨。
另外,具有資金實力的德國福斯(VW)和美國通用汽車(GM)等世界巨頭也將在2020年代前半期啟動純電動汽車的量産。豐田建立聯盟也是因為面臨著這一日益緊迫的局面。
豐田2017年12月與松下在車載電池的開發與生産方面展開合作。今後,將開發面向純電動汽車的方形鋰離子電池以及安全性和電池容量顯著增加的全固體電池等新一代電池。豐田高管表示,「還考慮以具有合作關係的汽車廠商為中心對外銷售」。EV C·A·Spirit公司的知識也將體現到電池開發上。
豐田旗下的主要零部件廠商愛信精機也顯示出加入EV C·A·Spirit的熱情,聯盟擴大的可能性很大。
不過,聯盟的參加公司均為日本企業,缺乏純電動汽車業務的實際業績。與聽取用戶聲音、推進商品改良的中國企業等存在差距。各公司在推出能吸引用戶的有魅力的純電動汽車方面仍面臨諸多課題。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