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因半導體短缺實施減産

2021/01/08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17日獲悉,本田受半導體短缺的影響,將調整汽車生産。計劃首先1月在日本國內減産4000輛左右,將以三重縣鈴鹿製作所生産的小型車「飛度」為中心進行減産。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半導體在世界範圍出現供不應求。影響有可能波及其他大型車企的生産。

 

本田的鈴鹿製作所(三重縣鈴鹿市)

 

       用於車輛控制系統的半導體等被認為出現短缺。由於避免外出導致的智慧手機和個人電腦需求增加,形成對半導體廠商産能的爭奪戰,面向汽車零部件廠商的半導體供應陷入停滯。

 

       在車載半導體方面,由於202010月旭化成的宮崎縣半導體工廠發生火災的影響,面向音響設備的供應短缺跡象正在加強。不過,本田針對該産品表示,「現階段已確保庫存」,此次減産被認為與此無關。

 

本田的小型車「飛度」等將減産

 

       針對1月的生産調整,本田預計不會停止工廠的運作,而是將通過縮減每日産量加以應對。該公司2019年度的全球産量約為477萬輛。4000輛左右的減産還不到0.1%,但有聲音透露「2月以後或將加劇。13月僅日本國內就可能産生數萬輛的影響」(本田相關人士)。

 

       一般來説,半導體從投入材料到形成産品需要3個月以上,難以靈活增加産量。疫情導致汽車需求銳減,2020年上半年車企暫時減少了半導體的採購,半導體廠商隨之調整了生産計劃。

 

       另一方面,2020年夏季以後中國等的汽車生産快速復甦,車載半導體的供給能力跟不上需求。Arthur D Little Japan的經理岡田雅司指出,由於各國經濟刺激措施的效果和為避免公共交通而買車的消費者增加等原因,「新冠疫情下的市場復甦高於預期」。

   


   

       本田力爭改善低迷的四輪車業務的盈利,一直在各地推進停産。2020年結束了阿根廷和菲律賓的四輪車生産,在印度把2座工廠的四輪車生産集中於1家。2021年將關閉英國斯溫登的工廠。

 

       2020年11月本田的全球産量同比增長11.4%,增至457671輛,日本國內産量增長22.5%,達到64843輛,在減少過剩産能、受益於行情從疫情中復甦之際,本田踩下了意料之外的煞車。

 

 

       了解半導體市場的英國調查公司Omdia的杉山和弘表示,「智慧手機、5G基地台和遊戲等的需求也很旺盛,面向車載半導體的産能有限」。面向中國純電動汽車(EV)的需求正在激增,這似乎也在導致供求緊張。

 

       一位日本國內零部件廠商的一把手表示,「擔心本田以外的企業也出現減産的趨勢」。德國福斯202012月宣佈受半導體短缺影響,調整中國、北美和歐洲的生産。汽車零部件巨頭德國大陸集團(Continental AG)和德國博世均承認半導體短缺導致汽車零部件供貨推遲。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花田亮輔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