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相繼增産電動汽車用功率半導體
2020/12/21
日本企業將相繼增産純電動汽車(EV)的核心零部件——功率半導體。東芝將在2023年度之前投入約800億日元,在石川縣工廠等把産能增加3成。富士電機也將在2023年度之前在國內外投資1200億日元。由於去碳化趨勢,轉向純電動汽車的趨勢在全球加強,在此背景下日本企業希望確立面向新型汽車的供應鏈。
各家廠商將增産的功率半導體是將電力高效轉換為動力的裝置,有助於提高純電動汽車的性能,除了用於馬達之外,還被用於空調和車燈。此前,功率半導體多用於發電站設備,但在純電動汽車領域的洽購已開始增加。
![]() |
英國調查公司Omdia的數據顯示,全球功率半導體的市場規模2019年為1.46萬億日元。德國英飛淩科技(Infineon Technologies)是世界最大製造商。從日本企業來看,三菱電機、東芝和富士電機這3大巨頭佔全球2成份額。除了純電動汽車之外,隨著可再生能源領域的設備需求增加,今後有望保持年率6%的增長。
東芝將在石川縣工廠擴充設備,把晶圓的産能從目前的月産約15萬張增加至20萬張左右。除了日本國內之外,還將向中國等海外汽車廠商供貨。東芝産品的優勢是,能以「低耐壓産品(支援300伏以下電壓)」高效使用電力,被用於車載等領域。
東芝除了面向送配電設備的電力轉換裝置之外,還將開拓來自純電動汽車的需求,把以功率半導體為中心的業務的營業收入增加3成,從目前的約1500億日元提高至2000億日元。
富士電機將在山梨縣工廠使製造晶圓的工序的産能在2020年度內比2019年增加3成。對於馬來西亞等海外工廠,也將討論增強産能,把在日本國內生産的半成品加工為完成品。
富士電機在開發車載産品方面領先。以日本國內汽車廠商為中心,其産品被不斷使用。在富士電機的功率半導體業務中,面向汽車的營業收入2019年度為35%,到2023年度將提高至5成。
三菱電機在作為功率半導體之一的「IGBT模組」領域排在全球份額第2位。將利用從夏普手中取得的廣島縣工廠,提高半導體製造的前製程的産能。投入200億日元,到2021年11月使新工廠投入運作,2022年度內把産能增至2019年度的2倍。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