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企增産EV電池材料,強化「上游」追趕中國

2022/03/23


      南韓原材料企業將加快增産純電動汽車(EV)電池材料。樂天化學(Lotte Chemical)將投入1600億日元規模,在南韓和美國建設電解液等的工廠。LG化學和浦項製鐵公司(POSCO)也宣佈增産。從南韓企業來看,LG等3家電池企業都制定了積極的投資計劃,但在屬於上游領域的電池材料方面落後於中國企業。各原材料企業也將提高供應能力,對抗中國。

   

南韓最大電池産業展會有250家公司參展(3月17日,首爾市)

    

      3月17日,南韓電池産業展會「Inter Battery」在首爾市開幕。250家電池相關企業參展,僅當天就有1.2萬人進場。3家電池企業設置了大型展區,與相關材料和設備廠商等展開積極的洽談。

 

      南韓擁有LG能源解決方案、SK創新和三星SDI等車載電池企業,政府也試圖將電池産業培育為僅次於半導體的支柱産業。為了乘上純電動汽車的浪潮,原材料和機械等各供應商將大力發展電池業務。

 

      以石油化學為主業的樂天化學將在南韓西部瑞山市新建電解液用的有機溶劑工廠。總投資額為6020億韓元(約580億日元),將建設新廠房,力爭2023年內投入生産。

 

   

      樂天化學還討論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建設電解液和正極材料相關的工廠。計劃2025年投産,樂天化學表示「在最大市場北美,已與地方政府等相關方面展開協調」。很有可能與旗下公司樂天鋁業一起進駐,投資金額預計達到1000億日元規模。


 

      樂天化學以通用石化産品為主業,業務計劃一直明顯受到原油行情的左右。在作為競爭對手的LG化學和SK創新通過車載電池業務快速增長的背景下,樂天化學也將增長的希望寄託于電池材料業務。

  

樂天化學將新建電池材料工廠(南韓瑞山市)

  

      旗下擁有LG能源的LG化學也制定了今後5年向電池材料投入6萬億韓元的計劃。正在南韓中部的龜尾市建設新工廠,將在2025年之前量産被稱為「NCMA」 的正極材料。該材料的鎳含量較高,能提高電池輸出功率。

 

      此外,LG化學將對中韓兩國的現有工廠展開追加投資,到2025年將正極材料的産能從現在的8萬噸提高至17萬噸。關於隔離層(絕緣膜),將通過與日本東麗的合資公司提高産能,實現穩定採購。

 

      浦項製鐵公司也將電池材料定位為增長支柱。旗下子公司浦項化學(Posco Chemical)涉足正極材料和負極材料,正以國內2家工廠為中心展開投資。3月14日宣佈在東南部梁山市,建設被視為新一代電池首選的全固態電池的電解質工廠。

 

     此外,浦項製鐵公司和LG也正在確保上流資源。浦項製鐵取得了阿根廷的鋰鹽湖的礦山權益,LG則與澳大利亞的資源公司簽署了長期購買合同。這是因為鎳和鈷的價格正在上漲,著眼於純電動汽車普及的擴大,有必要確保資源。

 

      南韓三星證券的分析顯示,電池佔純電動汽車成本的比率達到3成。進一步觀察車載電池的成本結構,浦項製鐵和LG化學涉足的正極材料是佔58%的重要零部件。在這些電池材料領域,此前日本企業具有優勢,但目前中國企業領跑。

 

      從正極材料來看,在被稱為「三元係(NMC)」的高輸出功率方式上,寧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掌握較高份額。中國的調查公司統計顯示,如果僅限於能量密度高的産品,寧波容百排在世界首位。從負極材料來看,掌握約2成份額的貝特瑞新材料集團(BTR)也在推進積極的增産投資。

 

      中國的電池材料廠商以車載電池領域排在首位的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CATL)和第4位的比亞迪(BYD)作為火車頭,正在快速增長,還在擴大與南韓和日本電池企業的交易。從電池材料、電池到整車的電動汽車一條龍供應鏈正在匯聚于中國。

 

      另一方面,南韓企業在車載電池領域有3大巨頭掌握了全球約3分之1的份額,但在電池材料領域顯得落後。

 

      南韓的電池企業與美歐的整車企業建立了密切關係。以中美對立導致的供應鏈脫鉤風險為背景,美國通用汽車(GM)、美國福特汽車和歐洲Stellantis相繼與南韓電池企業成立了合資公司。

 

      這些整車企業對電池穩定供應的要求正逐漸加強。因為成為電池材料的礦物資源分佈不均,國際局勢的風險也在加大。

 

      南韓電池企業將完善增産體制,為了實現穩定供應,原材料企業的協助也不可或缺。各原材料企業的戰略成敗或將大幅影響南韓電池産業的增長。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細川幸太郎 首爾、川上尚志 廣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