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8家車企2月全球産量久違增長

2022/03/31


      3月30日,豐田等日本8家乘用車廠商發佈的數據顯示,2月全球産量同比增長4%,增至198.8萬輛。時隔7個月實現增長,但與新冠疫情前的2019年2月相比仍減少1成。晶片短缺長期化,3月以後還受到烏克蘭危機和中國疫情防控的影響。全面復甦依然遙遠。

     

    

      2月的産量轉為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豐田和本田增加了在華生産。豐田充分利用疫情下壓縮産能時多餘的半導體,生産了14萬輛,增加57%。本田的産量為12.6萬輛,增加40%。兩家車企的在華産量作為2月均創出歷史新高。8家日本車企的海外總産量增加6%,達到133.2萬輛。

 

      另一方面,日本國內的産量減少1.6%,降至65.6萬輛,連續7個月負增長。由於晶片短缺和零部件供應商出現疫情,豐田暫停了國內6家工廠的7條生産線,速霸陸(SUBARU)的群馬製作所也停工了6天。2021年2月,福島縣海域地震導致零部件公司受損,國內産量下滑。2022年呈現低於這一水準的嚴峻狀態。

 

      全球産量轉為增長是2021年6月以來首次,但超過上年的廠商僅為8家中的5家。各家企業出現分化。豐田下調了生産計劃,但增産11%,達到74萬輛。速霸陸受國內下滑影響,産量為減少24%的4.7萬輛。日産汽車也減少8%,降至27.5萬輛,産量低迷。

 

      各家車企無法按計劃生産的狀況並未改變。晶片短缺長期化,還受到新冠變異毒株疫情的影響。

 

      3月以後的不確定性因素也很多。3月1日,豐田受供應商被網路攻擊的影響,日本國內全部工廠停産。由於3月16日的福島縣海域地震,豐田、大發工業和速霸陸停止了部分工廠的作業。

 

      即使是在拉動2月産量增加的中國,疫情下的城市封控愈發嚴格,豐田自3月14日起關閉了吉林省長春市的工廠。三菱汽車也受零部件採購難的影響,湖南省長沙市的工廠停工3天。本田也因供應鏈的影響正在調整生産。

 

      俄羅斯進攻烏克蘭的影響或將體現在3月以後的生産和銷售上。雖然稱不上是戰爭的影響,但豐田2月的俄羅斯産量同比減少2成,降至約5000輛。由於工廠停工等,各家日本車企3月在俄羅斯的産量肯定會下降。

 


 

      2022財年(截至2023年3月)的復甦將低於預期。豐田4~6月的全球産量比計劃減少逾1成,下調至約240萬輛。社長豐田章男表示,「將4~6月定為有意識的盤整期」,意在穩定生産計劃,以減輕供應商的負擔。日産也將4月的全球産量比計劃下調逾1成,定為約29萬輛。

  

豐田2月增加了在中國的産量(廣州市的豐田展車)

  

      受烏克蘭危機影響,日本車企相繼下調了2022年預期。高盛證券預測稱,由於歐洲經濟減速和供應鏈混亂,全球汽車産量預期為8200萬輛,比此前下調了300萬輛。與烏克蘭危機前的1月相比,英國調查公司LMC Automotive將2022年全球産量預期下調了320萬輛,2023年下調了330萬輛。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