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得科2023財年凈利潤預期再創新高
2023/04/25
4月24日,日本尼得科(Nidec、原日本電産)宣佈,預計2023財年(截至2024年3月)合併凈利潤(國際會計準則)將同比增至3.7倍,達到1650億日元,時隔1個財年創出利潤新高。尼得科抓住了中國的純電動汽車(EV)需求,純電動汽車的關鍵零部件首次扭虧為盈。但是,目前的股價相比2022年夏季下跌3成左右。在純電動汽車價格持續下降的中國,能否按計劃創造利潤成為焦點。
![]() |
尼得科CFO佐村彰宣表示「E-Axle業務將轉為盈利」(4月24日,大阪市) |
尼得科涉足被視為經濟先行指標的馬達業務,其業績預期具有預示今後製造業前景的意義。大型工業設備企業安川電機也預測本財年營業利潤創出新高,業績預期能否持續堅挺受到關注。
在大阪市內舉行記者會的尼得科首席財務官(CFO)佐村彰宣表示,「上財年虧損近300億日元的(主要面向中國純電動汽車的) E-Axle業務將轉為盈利」。
尼得科在全球率先量産了使馬達、逆變器與齒輪形成一體化的驅動裝置「E-Axle」。在2023財年,2022年秋季上市的第2代産品將實現增長。計劃以中國廣州汽車集團和吉利汽車為中心,使銷量增至上財年的2倍以上,達到約95萬輛。
尼得科開始量産的第2代E-Axle
自2019年上市以來,由於優先考慮擴大交易等原因而持續虧損,但預計2021年在中國E-Axle市場(不包括自主産品)的份額為27%,排在首位。以生産成本降低約35%的第2代産品和銷售網為武器,最早將從4月開始實現盈利。
不過,中國純電動汽車市場排名第一的比亞迪(BYD)和第2的美國特斯拉都在自行生産E-Axle。尼得科會長兼首席執行官(CEO)永守重信預測稱,考慮到這兩家公司,今後「E-Axle將採用廉價的外包」。
預計中國2023年銷售的每3輛新車中就有1輛是純電動汽車。雖然在世界上增長速度最快,但以特斯拉為首,包括中國企業和日本企業在內,降價攻勢正在加強。
4月24日公佈的合併財報顯示,銷售額同比增長17%,增至2.2428萬億日元,而凈利潤減少67%,降至450億日元。2022年夏季在9000日元左右的股價目前徘徊在6000日元左右。
有分析認為,投資者擔憂上財年車載業務等的結構改革費用計提和突然更換首腦等負面衝擊接連出現。本財年需要達成期初計劃。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