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設施遇襲給原油供應帶來多大風險?

2019/09/16


       源自中東的原油供應風險出現擴大。沙烏地阿拉伯的能源部長阿布杜勒·阿齊茲·本·薩勒曼(Abdulaziz bin Salman)當地時間914日表示,針對國營石油公司沙烏地阿美石油公司的無人機襲擊致使石油日産量減少570萬桶,約佔全球最大石油出口國沙特石油産量的一半,相當於全球石油供應量的5%以上。沙特石油生産的異常變化顯示出中東産石油供應體制的脆弱性。

沙烏地阿美的石油設施冒出濃煙(14日,reuters)

 

       在中東葉門活動的親伊朗武裝組織胡塞武裝部隊14日宣佈稱使用10架無人機對沙特發動了攻擊。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同一天在推特上表示,「德黑蘭是對沙烏地阿拉伯發動近100起襲擊的幕後黑手」,主張伊朗參與了襲擊。一方面,伊朗外交部發言人穆薩維在15日的聲明中指出,「這樣無用的指控沒有價值,讓人不解且毫無意義」,否認了蓬佩奧的指控。

 

       遭受攻擊的是位於沙特東部布蓋格和胡萊斯的石油相關設施。布蓋格位於沙烏地阿美總部所在的達蘭附近,石油儲藏及處理設備集中。截至15日大火已被撲滅,沙烏地阿美公司表示,「攻擊未造成人員受傷」。

 

       在布蓋格,石油精煉副産物「伴生氣」的生産也因攻擊而停止。曾經在油田被燒掉的伴生氣現在成為寶貴的石油化學産品原料。今後對石化設備的原料供應可能受到影響。

 

       沙烏地阿美石油公司的兩大戰略是石油業務的多元化和開拓亞洲市場。日本、中國和印度等國除了依賴沙特供應的原油外,對樹脂等石化産品的依賴程度也有所提高。中東的混亂將直擊亞洲製造業的零部件供應鏈。

 

       關於原油供應的風險有多嚴重,各方看法存在分歧。14日美國能源部的發言人表示,為了避免供需緊張,「必要情況下將釋放戰略石油儲備(SPR)」。國際能源署(IEA)則指出,「擁有足夠量的商業庫存」。另一方面,15日的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稱,與沙特能源部關係較近的人士表示,「強化設施、將産能提高至最高水準需要數周時間」。

 

       5月之後,在原油運輸要衝荷姆茲海峽附近,相繼有油輪遭受攻擊,關於中東産原油,海上運輸通道的安全成為關注焦點。而風險涉及多方面,包括産油國石油設施防禦的脆弱性以及偶發性的國家間衝突等。

 


       美國總統川普14日與沙特王儲穆罕默德通電話,表示願意幫助沙特強化自衛能力。

 

       原油需求因世界經濟減速呈減少傾向,但在供應層面,美國制裁導致伊朗産原油供應量大幅減少。沙特主導的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與俄羅斯等未加入OPEC的主要産油國為了支撐石油價格,持續進行協調減産。

 

       需求減少而價格上漲很可能導致消費國遠離石油,這將是産油國也不願意看到的現象。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岐部秀光 杜拜,中村亮 華盛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