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環境/能源 > 當美國成為原油出口大國

當美國成為原油出口大國

2019/01/15

PRINT

      據估計,美國2018年的原油産量時隔45年躍居世界首位。受到頁岩油的拉動,美國原油産量在10年時間裏增至2倍以上,對進口的依存度則降至30年來最低水準。美國此前在原油供應方面一致依賴中東,但隨著本國産量增長,對中東事務的積極參與也可能下降,相反,「美國優先」的外交和安全政策則將加強。美國轉變為出口大於進口的原油凈出口國也指日可待,世界的能源地緣政治或將為之一變。       
      

頁岩油拉動美國原油生産(reuters,資料)

  


      美國能源資訊署(EIA)和行業的推算顯示,2018年美國原油産量為每日平均1090萬桶左右,比上年增長約2成。美國在2017年曾排第3位,但2018年9月超過第2位的沙烏地阿拉伯和首位的俄羅斯,勢力格局完全改變。頁岩油由於技術創新帶來的成本降低,在每桶50美元以下仍有利可圖。

     

      由於産量增加,美國在原油上依賴國外的結構正在改變。進口減去出口的原油凈進口占美國國內消費的比例在2018年已低於30%的可能性很大,創出1988年以來最低水準。這一比例在需求明顯擴大的1990年代中期以後徘徊在4~5成。

   

      一方面,美國來自石油輸出國組織(簡稱歐佩克、OPEC)的進口降至最近峰值(2008年)的約5成,創出31年來最低水準,「中東的重要性下降,將不會再不惜成本干預中東事務」,日本日生基礎研究所的高級經濟學家上野剛志表示。

     

      美國長期以來扮演「世界警察」角色的原因之一是確保能源的穩定供應。美國國內油田資源減少變得明顯的1973年的第4次中東戰爭導致石油危機,因物價快速上升而對世界經濟構成打擊。

   

      為此,在原油方面加深依賴的中東,美國主導了1991年的海灣戰爭等維持地區秩序的行動。但2018年12月,美國宣佈從內戰尚在持續的敘利亞撤軍。從能源安全保障的觀點來看,美國積極參與中東事務的政策明顯減弱。

     

  

      另一方面,美國曾因來自石油危機的教訓而禁止原油出口,但在2015年解禁。之後迅速擴大原油出口。到2018年11月最後一週,其出口規模膨脹至僅次於沙特和俄羅斯等的世界第4。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6
具有一般參考性
 
2
不具有參考價值
 
3
投票總數: 21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