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原油進口轉向中東 美國産已減7成
2019/08/28
中國此前宣佈9月對美國産原油啟動5%的關稅。可以看出,中國拿出了為數不多的報復籌碼,但美國産原油的進口已經比上年減少7成。很多觀點認為,此次措施對目前的供求影響有限。市場的關注焦點反而集中於以關稅交鋒為起點的世界經濟減速導致的原油需求出現中期性減少這一隱憂。
![]() |
在美國,原油的增産意願旺盛(德克薩斯州的開採設備,reuters) |
中國此前對美國産液化天然氣(LNG)徵收25%的關稅,但原油被排除在關稅對象之外。有觀察認為,由於澳大利亞和俄羅斯的新項目激增,LNG容易從美國以外獲得替代採購。不過,即便是原油,中國在2018年以後也一直在減少從美國採購。
美國能源資訊署(EIA)的數據顯示,美國對中國的1~5月原油出口量為每日約11萬桶,比上年同期減少7成。當然,美國佔中國原油進口的比例僅為數個百分點。有看法認為,由於中國擔憂原油成為關稅對象,已預防性減少了進口。
另一方面,中國增加進口的是以沙烏地阿拉伯為代表的中東産原油。市場相關人士透露,來自沙烏地阿拉伯的原油進口達到每日180萬桶左右,比上年增加8成。野村證券的高級經濟學家大越龍文表示「今後中國將增加從中東等地的進口,而美國或將增加對歐洲和亞洲各國的出口」。
從短期來看,中國增加採購的中東産原油可能供不應求,而美國産則可能呈現過剩跡象。不過這樣一來,美國産原油將出現價格下降,洽購將隨之增加。大越龍文表示「各國的採購網的改變容易順利推進」。為避免中東的地緣政治風險,歐洲各國轉向採購美國産的趨勢正在加強,這也成為東風。
![]() |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