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液化天然氣供求緊張

2021/10/09


  全球的液化天然氣(LNG)供求緊張。原因是加快脫碳化的中國大幅增加進口,由於來自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受阻,歐洲也在增加採購。中國和歐洲的採購競爭日益激烈,導致國際價格創出歷史新高。在日本,到電力需求增加的冬季,液化天然氣出現短缺、電力價格上漲的風險也在提高。

     

  正在液化天然氣市場提升存在感的是中國。諮詢公司Kepler等的估算顯示,2021年中國的進口量將佔到世界整體的約20%。與僅為8%的2015年相比增加12個百分點。作為二氧化碳排放量少的能源,中國正在增加採購液化天然氣。

   

   

  中國在7、8月的進口量分別為561萬噸、665萬噸,維持比上年同月增加逾1成的態勢。截至8月的累計進口量達到5180萬噸,首次超過曾是世界最大進口國的日本(5137萬噸)。  

      

  歐洲也在增加進口液化天然氣。Kepler的數據顯示,2021年8月的進口量為449萬噸,比上年同月增加6%。而俄羅斯正在減少經過烏克蘭的管線的液化天然氣供給。

    

  英國牛津能源研究所的推算顯示,歐洲2021年的天然氣供給缺口達到全年需求的近1成。為了彌補短缺,電力企業正在加大採購液化天然氣。

    

液化天然氣船(資料圖)

    

  不過,液化天然氣的供給觸及天花板。在世界最大天然氣生産國美國,1~7月出口量創出歷史新高,但「液化設備已盡可能投入運作」(日本能源經濟研究所的項目主管橋本裕)。據稱澳大利亞和卡達等其他主要生産國也缺乏增産能力。

       

  供不應求正在招致液化天然氣價格上漲。作為國際指標的亞洲現貨(即時合約)價格截至10月上旬比1個月前上漲近9成。刷新了今年1月創出的歷史最高價。

     


           

  在日本,去年冬季受到寒潮等影響,液化天然氣出現短缺,批發電價上漲,部分電力零售商破産。各家電力企業考慮到這種情況,正在增加液化天然氣庫存。

    

  日本資源能源廳的統計顯示,日本大型電力企業持有的液化天然氣庫存截至8月底約為240萬噸,比1年前增加5成。但如果再次遭遇寒潮、不得不依賴現貨採購、批發電價上漲的風險依然存在。

    

  原油價格的上升也可能成為日本經濟的包袱。在紐約市場,10月4日原油期貨價格(近期合約)一度漲至78.38美元/桶,達到約7年來高點。原因是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和俄羅斯等參加的歐佩克+維持了縮小聯合減産的速度。

  

  日本普通汽油的全國平均價格截至9月下旬為158.7日元/升(約合人民幣9.15元),達到2年零11個月以來高點。海外資源價格走高帶來物價上漲,有可能成為日本擺脫新冠疫情、重啟經濟的阻礙。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