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和G20脫碳電源佔比均提高,日本落後
2023/09/26
包括可再生能源和核電在內的「脫碳化電源」的比例在不斷提高。在七國集團(G7)和二十國集團(G20)的總發電量中,脫碳電源的佔比自2010年以來均上升了逾7個百分點。太陽能和風能起到拉動作用,核能在各國存在溫度差。起步較晚的日本將加快採取對策。
![]() |
「到2030年將可再生能源增至3倍」,9月10日閉幕的印度G20峰會的首腦宣言如此寫道。這一雄心勃勃的目標在之前的部長級會議宣言中未能寫入,此次明確寫入首腦宣言是因為各國對氣候問題的危機感。
2023年夏季,全球持續出現異常高溫。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7月曾表示,「全球變暖的時代已經結束,地球沸騰的時代已經到來」。
各國為了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一直在增加脫碳化電源。在一直出口煤炭和天然氣的俄羅斯進攻烏克蘭後,從能源安保的角度出發引進可再生能源的趨勢也在加強。
根據英國牛津大學等運營的「Our World in Data」的數據比較各國的電源比例,G7的脫碳化電源從2010年的39%增加到2022年的47%。
從包括新興市場國家在內的G20國家來看,在同一期間也從33%提高至40%。太陽能和風能推高了整體數字。中國的核電比例提高,但核電在G7下降了約6個百分點,在G20下降了約4個百分點。
對於核能,各國的態度存在分歧。
以日本的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為契機,德國開始去核電化,截至2010年為22.5%的核電比例到2022年降至6.3%。2023年4月,德國僅存的最後3座核電站也停止運轉,實現了去核電化。
美國和英法在俄烏衝突後表明了新建和擴建核電站的方針。不過,這些國家在過去10年均沒有增加核電比例。因為核電站的安全措施費用巨大,同時新建的時間也很漫長。
法國的核能比例在2022年超過6成,仍處於較高水準。比2010年減少13個百分點,這部分通過風力和生物燃料等填補。
美國將在可再生能源與核能領域加強基於補貼等的投資。
美國喬治亞電力公司(Georgia Power)7月底宣佈,在喬治亞州建設的核電站已投入商業運營。該公司表示,在美國新建的核電站投入商業運營實際上是30多年來的首次。該核電站的建設成本達到最初的2倍多。
日本核電站重啟進展緩慢,可再生能源的引進也很遲緩,脫碳化比例從36%降至29%。2010年時核能比率為25%,但在311日本大地震後降至5%。這部分通過煤炭、天然氣火力和太陽能發電來彌補。
![]() |
中國企業的風力發電機市佔率正在急劇增長(Reuters) |
在此期間,煤炭火電比例提高的G7國家只有日本。英國2010年的脫碳化比率為23%左右,比日本低10個百分點以上,但2022年上升至56%。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原本為28%的煤炭減少到1.6%。
另一方面,英國的風電從2.7%猛增到25%。最近數年有時連續幾個月都不使用燃煤發電。
熟悉能源政策的日本國際大學校長橘川武郎指出,「日本如果不進一步向可再生能源轉型,脫碳化電源是不會增加的」。
國際能源署(IEA)2023年5月發表的報告顯示,2022年全球約有2.6萬億美元投資於能源領域,約為1.6萬億美元投向脫碳化投資。
其中可再生能源為5960億美元,比例最高,核能為530億美元。國際能源署認為到2030年總體需要4萬億美元以上的投資。
圍繞全球的脫碳化政策,將於11月在阿聯酋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8次締約方會議(COP28)的討論備受關注。
該公約的執行秘書長西蒙·斯蒂爾和擔任主席的阿聯酋工業和先進技術部長賈比爾聯合強調,「我們必須清楚地表明,具有應對氣候危機的政治意願」,要求各國採取進一步的行動和合作。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塙和也、中島裕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