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將涉足EV電池回收利用,全球競爭已開啟

2023/09/28


      松下控股(HD)將在2028年之前從純電動汽車(EV)廢舊電池中回收稀有金屬,在新電池上重新利用。將聯手美國新興企業進行鎳的高純度回收,確保應用到新電池上也不會導致性能下降。目標是構建廢舊電池再利用不增加新電池成本的機制,減輕環境負荷。

對廢舊純電動汽車電池進行回收再生

    

      松下控股旗下的電池業務企業松下新能源(Panasonic Energy)的首席技術官(CTO)渡邊莊一郎透露,將與美國Redwood Materials合作,在5年內正式開展回收再利用。渡邊表示:「可以確保瀕臨枯竭的資源,削減從資源開採到産品生産過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

  

      在松下的純電動汽車電池上,鎳佔到正極材料原料的約9成。回收再利用將以鎳為中心來進行,也將對鈷和鋰展開探討。

  

      Redwood將在美國內華達州的工廠裏實施。該公司目前正從松下新能源內華達工廠産生的電池次品和廢料中回收稀有金屬,提供給松下新能源以外的企業。今後還將對廢舊電池進行再生利用,為了能供貨給松下新能源,兩家企業將加緊確立稀有金屬的高純度回收技術。

  

      渡邊表示:「和礦石相比,廢舊電池的資源含量高,冶煉所花費的能源成本也比較低。隨著資源價格的變化,再生品可以變得相對便宜」。據稱,回收處理量「打算達到具有挑戰性的規模」。快的話到2028年就將實現電池生産無論是採用由礦石生産的稀有金屬還是再生的稀有金屬都達到同等成本。

      大型電池企業聯手回收再生企業開展稀有金屬再生的動向正在全球擴大。中國的回收處理企業格林美(GEM2月份宣佈與德國梅賽德斯-賓士的中國法人、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CATL)等聯合開展純電動汽車電池的再生業務。

  

      格林美和寧德時代旗下企業將對賓士的廢舊電池進行拆解,回收鎳和鈷等。寧德時代則利用回收的材料生産新電池,向賓士供貨。

    

      據中國證券公司財通證券介紹,格林美的電池回收再生能力(包含通過變更用途的再利用)為每年215000噸。在引領目前的EV電池回收利用市場的中國上市企業中,電池回收再生能力最大。寧德時代提出了與德國大型化學企業BASF合作、在歐洲構建電池回收網的方針,還在北美尋找合作對象。

  


     名古屋大學的客座教授佐藤登表示:「全世界的電池廠商正在競相開發從廢舊電池中低成本提取稀有金屬的技術」。他同時指出,如果能實現再生品的稀有金屬價格比新品便宜3成,「對於(企業)在純電動汽車電池市場上勝出,將成為很大的有利因素」。

  

      歐盟(EU)將從2026年規定企業等要引進記錄並管理電池材料産出國、回收利用率及二氧化碳排放量等的「電池護照」。美國和印度也在考慮引進電池護照。

    

      日本計劃2030年之前「確立回收再利用系統」(日本經濟産業省電池産業室)。將支援開發再利用技術及容易再利用的電池,推動創造回收利用市場。佐藤説:「電池護照等政策也能促進大型電池企業的回收利用」。

   

松下新能源的首席技術官(CTO)渡邊莊一郎

        

      以主要回收利用的稀有金屬鋰為例,約6成在中國精煉,但資源大多埋藏在南美。産地和加工國大多不均衡,面臨經濟安全保障上的課題。被定義為與半導體並列的戰略物資的車載電池的回收利用對於實現可持續的脫碳社會也不可或缺。

  

      據調查公司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介紹,包括面向純電動汽車在內的世界鋰離子電池回收再利用市場到2030年將從2022年的322000萬美元擴大到4倍以上的1489000萬美元。

  

      日本大型商社丸紅將對美國回收再利用企業出資5000萬美元,啟動在美國從廢舊純電動汽車的電池等再生正極材料原料的業務。將涉足從廢舊電池提取高純度金屬的工序。

  

      丸紅強調:「從減輕環境負荷和經濟安保兩方面來看,需要確立圍繞再利用的供應鏈。包括相關市場在內,商機很大」。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柘植衛、比奈田悠佑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