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的煩惱(上):對手價格僅一半
2014/10/15
![]() |
孟買電器店裏的手機櫃檯 |
三星的代表機型「GALAXY GRAND 2」的售價約1.7萬盧比(約合人民幣1707元),而Micromax推出的競爭機型「Canvas Elanza 2」的價格僅一半左右。Micromax此前存在服務網點少的缺點,但從去年以來實施了大規模增設。孟買一位20多歲的女性表示,「Micromax等當地廠商的産品便宜,而且畫面和構造簡單,使用起來比較方便」。
一年時間大變樣
「小米、小米、小米!有小米喲」,在北京的IT産品市場「百腦匯」,走進智慧手機賣場,有銷售人員高喊著過來推薦手機。
![]() |
三星的智慧手機供貨量位居世界第一。但以新興市場國為中心,其市佔率在顯著下降。根據美國市場調查公司IDC公佈的數字,4~6月三星的全球市佔率為25.2%,同比下降7.1個百分點,在印度和中國分別下降了13.3和8.4個百分點。儘管在印度保住了第一的位置,但在中國卻從第一滑落到第三,而聯想和小米則分別升至第一和第二。
曾經在全球攻城略地的三星現在卻在自己的老家南韓市場上受到挑戰。中國華為技術已在9月底進入南韓。便攜終端銷售店的店員表示:「儘管仍有顧客對中國産品的印象很差,但由於物美價廉,最近已開始被消費者接受」。
似曾相識的光景
以往三星和美國蘋果瓜分全球智慧手機市場,從中獲得了鉅額收益。只有具備人力物力和財力的大企業才能夠創造出市場。但在數位時代裏,當市場逐步成熟、配件等供應鏈趨於完備之後,入行門檻兒也會大幅降低。只要採購配件進行組裝就能製造出産品,因此世界各地的新興廠商蓬勃興起。
這樣的光景我們似曾相識過。在從模擬技術的映像管電視過渡到數位技術的液晶電視後,隨著新興勢力的崛起,電視機變成了不賺錢的産品。許多觀點認為智慧手機「也即將進入成熟期」。三星的智慧手機業務陷入低迷並非暫時性的,而是一個結構性問題。
![]() |
三星在美國、德國和中國同步舉行「GALAXY Note 4」的發佈會(10月9月、北京) |
問題在於今後。「現在三星正處於世界之顛」,在因心肌梗死而倒下之前,李健熙會長去年6月送給員工的訓示中呼籲大家朝著「永遠的超一流企業」而努力。
在創始人李秉喆去世後,李健熙子承父業,現在已經過去了四分之一世紀。即使在業務順利的時候也總是居安思危,這樣的自我吹捧實在是難得一見。但僅僅過了一年多時間,三星就要被迫做出重大抉擇。
(小倉健太郎 首爾、阿部哲也 北京、堀田隆文 孟買)
三星的煩惱(下):尋找下一個智慧手機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