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三星電子的業績正被陰雲籠罩。7月8日發佈的2014年4~6月期合併財報(速報值)顯示,三星電子時隔9年出現減收減益。主力的智慧手機業務方面,尖端零部件的採購陷入停滯,競爭力出現下滑。智慧手機市場結構出現變化,需求轉向中低價機型等也對收益構成擠壓。在智慧手機市場擁有壓倒性份額的「巨人」三星迎來了轉捩點。
三星電子8日發佈的財報顯示,2014年4~6月的合併營業利潤(速報值)比上年同期大幅減少了24%,減至7.2萬億韓元,低於8.3萬億韓元的市場預測平均值。營業利潤連續3個季度低於上年同期。銷售額也減少了10%。佔營業利潤70%左右的智慧手機相關業務的減速變得越來越明顯。
受困于中國等的競爭廠商
三星3月發售了高性能智慧手機「Galaxy S5」。為了突出高檔感,三星原本計劃採用金屬外殼,但最終卻和之前一樣採用了樹脂外殼。因為三星未能從零部件廠商採購到足夠的金屬外殼。
「Galaxy S」系列是三星的主打機型,一款機型的銷量曾突破7000萬部。目前,三星一方面可以期待從零部件單價下降中獲得好處,但同時卻面臨著難以大量採購到加工費時的金屬外殼等零件的困難。
而産量不及三星的中國華為技術等智慧手機廠商則相繼採用了金屬外殼。在中國等增長市場上,消費者開始出現三星的産品遜色於其他産品的感覺。
供貨商擔心技術外流
供貨商方面則出現了對三星減少最尖端零部件供應的動向。相關人士表示,「這是由於擔心技術被其他競爭産品盜用」。「Galaxy S5」原本計劃採用拍照防抖功能不遜色於數位相機的零部件,但最終因日本企業不提供合作而未能實現。
據美國調查公司IDC統計,2013年全球智慧手機供貨量增加近40%,而14年將止步於增加略過20%。在已開發國家,智慧手機的普及已經告一段落,高價位手機以換購需求為主。形成了以三星、蘋果兩強為中心爭奪有限市場的格局。預計蘋果今年秋季也將向市場投放三星比較擅長的大螢幕智慧手機,二者的顧客爭奪戰將進一步激化。
中國等新興經濟體的中低價位手機市場雖將繼續擴大,但營利困難。這是因為北京小米科技等新興企業進入手機市場導致激烈競爭。三星解釋説,中低價位手機的促銷費用增加也是4~6月業績惡化的原因之一。
新業務前景尚不透明
今年1~3月的智慧手機供貨量份額,三星為31%。相當於第二位的蘋果的約2倍,佔據壓倒性地位。但能否趁著這一既有優勢採取下一步行動成為了焦點。南韓現代證券分析師樸映柱指出,「營業利潤今後可能多少會有所恢復,但目前還看不出來能否正式重返增長軌道」。
三星電子已開始尋找下一個撈金業務。比如腕錶型等可穿戴終端以及可使多個家電聯動的「智慧住宅」業務等。不過,這些都是各國企業正競相研究的領域,能否成功尚不透明。
三星集團的所有人兼經營者李健熙會長無法主持大局也帶來了不利影響。到7月10日,李健熙因急性心肌梗塞住院已滿2個月的時間。由於李健熙一直採取不插手日常經營業務的經營方式,因此集團內部並未出現大的混亂,不過李健熙對各大業務都給出了大的發展方向。
三星的自有資本比例約為70%,手頭資金也有500億美元以上,財務體制堅如磐石。但可以確定的是,在李健熙無法主持大局的情況下,三星正迎來應對智慧手機市場結構變化的經營轉捩點。
(小倉健太郎 首爾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