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克蘋果(下)新的生存方式

2015/05/18


       美國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CEO)庫克的下一步就是構建「基礎設施業務」。以確保安全為賣點,向金融、醫療等特定行業提供IT(資訊技術)服務來賺取手續費。蘋果還和其他領域的大型企業合作,希望把可望獲得穩定收益的業務作為支撐自身龐大組織的支柱。

      「我們絕不會出賣消費者的數據」,針對接連發生的信用卡資訊大量洩漏事件,美國白宮2月份在史丹佛大學舉辦了一場安全會議。在主要IT企業的負責人紛紛缺席的情況下,庫克成為了該行業唯一與會並發表演講的企業領導人。

       蘋果去年10月在美國推出了結算服務「Apple Pay」。通過把智慧手機的指紋確認與短距離通信組合到一起的認證系統,向金融機構提供安全的基礎設施,並獲取0.15%左右的手續費。在美國政府下令金融機構更新讀卡終端之際推出這一服務,當即就有超過2千家金融機構採用。

 
       在面向保險的基礎設施方面,蘋果在2014年秋季推出了把使用健康管理軟體的健康資訊進行統一管理的服務。這項服務被美國大型保險企業哈門那公司(Humana)採用,完成減肥或每天一萬步等目標的保險用戶可以獲得積分將其兌換成購物券。

       蘋果從今年3月起向研究人員提供一項服務:利用智慧手機的感測器和話筒,很方便地收集大批試驗對象的資訊。將來很可能將其應用於製藥企業的新藥開發。

        賈伯斯時代的蘋果出售的是創造性想像力,而庫克則大談個人資訊的「安全性」。面向與醫療等個人資訊密切相關的服務商提供認證基礎設施,Apple Pay同樣也可以通過廣種薄收的方式來賺取手續費。

        甚至已經出現了Apple Pay佔到店舖結算處理1%的案例。假如能獲得美國信用卡結算處理額的1%,每年就可以給蘋果帶來近30億美元的手續費收入。從結算到醫療等,只要不斷地擴大業務覆蓋範圍,1萬億日元的業務規模也不再是夢想。

       在對個人資訊管理非常嚴格的歐洲,蘋果宣佈將在區域內設立處理客戶資訊的數據中心,以此來強調資訊管理的安全性。熟悉歐洲個人資訊管理的律師指出:「擅長政治對策的蘋果公司擁有很大的商機」。

       但蘋果的安全品牌也可能受到衝擊。前美國國家安全局(NSA)官員比爾•比奈指出:「蘋果公司也曾為美國政府進行情報收集的‘稜鏡’計劃提供合作」。

      借助資訊化社會不可或缺的智慧手機,逐步構築可穩定賺取手續費的基礎設施業務。庫克時代的蘋果已經擺脫了創始人去世造成的動盪,儘管在感召力與創新性方面略遜一籌,但似乎已經逐步找到了生存的方式。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矽谷 兼松雄一郎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