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蘋果自去年10月底開始免費提供電子表格等商用軟體,至今已經過去約3個月。在上述消息發佈時,很多報導稱,蘋果此舉是要擊潰未能搭上平板電腦和智慧手機時代班車、已完全喪失增長勢頭的微軟。但從目前來看,即使是在作為蘋果大本營的美國西海岸,也沒有産生明顯的效果。
可怕的「Excel」習慣
「不使用Excel就無法進行工作」,在世界最大客戶關係管理(CRM)軟體提供商Salesforce公司(salesforce.com),擺放著很多蘋果個人電腦。但是,雖然蘋果製表軟體「numbers」在設計性和處理速度方面獲得了很高評價,但幾乎無人使用。因為不但存在員工習慣和客戶使用微軟製表軟體「Excel」等各種原因,而且有很多意見稱「numbers難用」。
蘋果相比以前加大了拓展法人市場的力度,個人電腦終端的市佔率正在增長。不過,支援Excel的用戶正如一道厚厚的牆擋住了蘋果前行的道路。
個人電腦原本是為了進行計算而不斷優化和開發出來的設備,在作為重量級軟體的製表軟體領域依然佔有壓倒性優勢的「微軟帝國」的陣地出乎意料的堅固。Excel深受蘋果創始人史蒂夫•賈伯斯的喜愛,1980年代甚至與微軟簽署了獨家使用合同。
「免費令人激動」。在宣佈只要購買蘋果硬體就能免費獲得用於文字處理、電子表格和演示文稿等的3款軟體時,蘋果高級副總裁雷格·費德里吉(Craig Federighi)在其演示文稿上特意打出了微軟的商用軟體,並諷刺其銷售價格很貴。
蘋果高級副總裁Eddy Cue還當場演示了蘋果新軟體的易用性,即可以在進行作業系統(OS)免費升級時下載,而且多位用戶能同時共用和編輯同一個文件。
但是,美國谷歌已經在提供類似功能,正在部分領域蠶食微軟的市佔率。而蘋果在更大程度上似乎是為了對抗谷歌而採取的不得已之舉。
 |
嘲笑微軟戰略混亂的蘋果CEO庫克 |
2011年初,數據保存服務提供商Dropbox首席執行官(CEO)德魯·豪斯頓(Drew Houston)得到賈伯斯的邀請,身穿自己非常喜歡的搖滾樂隊「Pearl Jam」的T恤,乘坐計程車來到了位於庫比提諾(Cupertino)的蘋果總部。雙方商談的議題是賈伯斯提出收購Dropbox。這一提議遭到拒絕,但對話仍在其樂融融的氣氛中展開。
在那半年後,蘋果推出了「將Dropbox置於死地」(豪斯頓CEO)的服務。蘋果推出的是數據自動保存服務「iCloud」。賈伯斯在説明會上明確表示「要取代Dropbox」。
但是,Dropbox至今仍然頑強地生存下來。這是因為,Dropbox借助蘋果無法提供的細緻週到的易用性突出了差異化。豪斯頓CEO稱「我們為解決客戶提出的問題付出了時間。不會立即被包括谷歌在內的其他公司超越」。
在日本,由於其卓越的性能,採用蘋果個人電腦的遊戲公司等很多。不過,普通大型企業在公司層面採用蘋果個人電腦的情況仍然微乎其微。這是因為,在發生故障之際,日資企業可以當天解決,但蘋果通常需要花費1周左右。與面向消費者的業務相比,很難説蘋果已將經營資源的重點投向了不包括面向工程師業務在內的商用業務。
化敵為友?
蘋果和微軟之間具有相互激烈批評對方的新産品和現有服務的傳統。在同一個發佈會上,蘋果CEO提姆·庫克諷刺微軟稱,「我們知道應該做什麼,但其他公司過去曾宣稱小筆電將成為主流,其戰略似乎有些混亂」。
但是,在這種表面對立的背後,微軟也正在轉向與蘋果合作的路線,例如讓蘋果作業系統也能通過網際網路使用自身商用軟體等。在智慧財産權糾紛方面,蘋果和微軟攜手戰鬥的局面也日趨突出。其原因在於,谷歌這一巨大的共同敵人的崛起。
在新産品發佈會上,蘋果在革新性方面應該面對的對手如今已經不是微軟,而是谷歌。之所以強調微軟這個「表面上的競爭對手」,或許是蘋果在這個領域缺乏自信的表現。
(兼松雄一郎 矽谷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