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天堂能否改變全球投向日企的目光
2016/07/20
一名寶可夢 GO的玩家路過任天堂在紐約的門市(7月11日,美國紐約,Getty-Kyodo) |
任天堂總市值7天內暴漲1.9萬億日元
已經不能再將寶可夢GO視為單純的遊戲,而是一種社會現象。很多投資者都抱有相同的想法,自7月6日至15日遊戲在美國上架之後,東京股市上的任天堂股價飆升了2倍,股價走勢一路上揚。總市值達到3.9萬億日元,漲幅高達1.9萬億日元。
寶可夢GO是一款以「寶可夢」為題材的AR(增強現實)遊戲。利用手機的拍照和定位功能,在現實畫面裏疊加小精靈的CG畫面,用戶一邊看著手機螢幕一邊捕捉隱藏在各個地點的小精靈,像動漫主人公小智一樣親身體驗抓捕小精靈的樂趣。這款遊戲讓一直悶在室內的遊戲玩家走出房間,這種革命性的效果尚且難以估量。
促進消費有利健康的積極面
與寶可夢GO有關係的公司包括任天堂、美國新創企業Niantic、以及寶可夢著作權所有者、任天堂擁有32%表決權的權益法適用公司Pokemon。該遊戲的基本服務免費,但部分道具需要內購,遊戲以此盈利。任天堂的合併業績則體現出與pokemon公司出資比例相應的損益。
據美國調查公司Similar Web統計,短短2天,5.16%的美國安卓用戶下載了寶可夢GO遊戲。雖然只是粗略的推測,這相當於2天內有1000萬名美國玩家下載了遊戲。
寶可夢經濟學的積極面讓人驚嘆。例如,「長期閉門不出的少年開始外出,有助於健康」,「催生了小精靈代捕等新的就業機會」,「利用寶可夢GO遊戲成功吸引顧客的餐廳生意火爆」……該遊戲在海外引發的社會現象不勝枚舉。
股價上漲過頭?
在任天堂股價不斷攀升之際,日本一吉投資管理公司的秋野充成表示了警惕,他認為「最近的上漲有點過頭」。自上市以來,任天堂在2007年11月曾創下最高股價7.32萬日元,當時的市盈率為37倍。而當前市盈率遠遠超過這一水準,高達90多倍。SMBC日興證券的前田榮二指出,「人們對寶可夢 GO以及今後遊戲新作的成功寄予厚望,目前的股價水準以當期利潤增加500億~600億日元為前提,反映出人們對(任天堂)手遊的無比期待」。
關於對日本股票整體的影響,大和證券的池端幸雄表示,「任天堂股票熱潮可能只是暫時性的,完全難以判斷」。在歐洲金融動盪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在過去1周時間內上漲近1400點的日經平均指數存在暴跌的風險。
任天堂前任社長岩田聰於2015年7月11日去世,享年55歲 |
越來越多的日本地方政府開始利用AR遊戲吸引遊客。2014年12月開始,神奈川縣箱根町舉行了利用AR遊戲收集「新世紀福音戰士」印章的比賽,原計劃到2015年3月31日結束,後來延長了比賽期限,目前仍在繼續。箱根町觀光協會相關人士表示,「由於遊戲內容具有吸引力,平時很少來箱根的人也到這裡來了」。
「真人版火箭隊」等消極面
日本社交網站Mixi也有手遊業務,很多投資者擔憂在競爭激化下該公司受到擠壓,其總市值自7月6日至15日縮水了700億日元。寶可夢熱潮也引發了一些犯罪問題。美國甚至出現了專門盯上玩家的罪犯,堪稱「真人版火箭隊」。「火箭隊」在動漫中是主人公小智的敵人。此外,用戶的個人資訊管理也受到考驗。這些現象成為寶可夢經濟學的消極面。
但是,任天堂從增長困難戶到一舉實現爆發式增長,其波及效果十分巨大。任天堂在2015年終於轉向手遊市場,據悉是因為背負了來自海外投資者的巨大壓力。日生基礎研究所的井出真吾表示,「這是投資者助力企業變身為成長型的積極事例,如果這一趨勢擴大,海外看待日本的目光也將充滿更多的善意」。
儘管遊戲本身由Niantic開發,但「讓身體動起來」的思路被認為來自任天堂已故前任社長岩田聰。岩田聰本人也曾親自參與了遊戲開發。可以説,寶可夢 GO是岩田留下的遺産。岩田猝然離世已有約1年,「寶可夢革命」在股市上初現崢嶸。問題在於是否還能出現繼任天堂之後的日本企業。
本文作者為日經QUICK新聞(NQN)編輯委員 永井洋一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