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的手機生産在擴大

2016/09/14


  印度尼西亞智慧手機的生産的動向正在擴大。南韓三星電子在印度尼西亞銷售的4G智慧手機全部在當地進行組裝,而為台灣華碩電腦提供代工服務的當地企業也在增加新客戶。著眼於印度尼西亞政府推進的智慧手機國産化政策,各手機廠商正加速開拓這一東南亞最大的智慧手機市場。

監視器畫面中顯示的是為華碩電腦生産智慧手機的生産線 (2016年5月)

  在印度尼西亞巴淡島,有一家從事電子設備代工服務(EMS)的當地企業Sat Nusapersada(下文簡稱SN)的工廠。在貼有「嚴禁無關人員入內」告示的小廠房裏,很多員工在靈巧地組裝4G智慧手機。

  「是我們支援華碩電腦迅速發展」,工廠負責人充滿自信地説。據美國調查公司IDC統計,從2015年印度尼西亞智慧手機出貨數量來看,華碩電腦從2014年的6%(第5位)躍居至16%的第2位。工廠中直至2016年上半年還空著的場地現在都建設了新生産線。

  SN表示,印尼智慧手機和傳統手機的生産規模為年産3千萬部左右,達到2015年約為6千萬部的進口規模的近一半。據悉各企業將重心轉向銷售價格在100萬~200萬印尼盾(約合人民幣650元~1300元)的智慧手機,其中一半以上是最尖端的4G機型。

  SN除了華碩電腦之外,還為台灣宏碁和中國大陸的海信代工生産智慧手機,最近還從印度智慧手機企業Lava獲得了新訂單,SN作為外資品牌進入印度尼西亞市場的幕後英雄提高了存在感。

 
  三星作為印度尼西亞手機市場最大企業,2015年在雅加達郊外的家電工廠內建設了智慧手機生産線並投入生産。該生産線製造2016年上市的最新機型「S7」等4G智慧手機。今後三星在印度尼西亞銷售的智慧手機將採取全部在本地生産的方針。此外,向華為技術提供代工服務的Panggung Electric Citra Buana公司的産量也超過100萬部。

  據美國eMarketer統計,2015年印度尼西亞智慧手機用戶數達到約5500萬人,超過了日本的5200萬人。印度尼西亞擁有2.5億人口,到2019年智慧手機用戶數被認為將增加至9200萬人。

  印度尼西亞智慧手機産量增長的原因,不僅是市場具備成長性這一點。印度尼西亞政府2015年要求,在2017年之前把國內銷售的4G智慧手機的國産化率提高至30%以上也是原因之一。印度尼西亞政府希望通過此舉減少從中國和越南的進口,培育本土産業。

  然而印度尼西亞的實際情況是,大部分零部件為進口,僅在當地進行組裝。華碩電腦、三星和Polytron的4G智慧手機國産化率被認為達到20~30%左右,但使用的零部件幾乎全部依靠進口。這是因為國産的定義很複雜,使用的勞動力和軟體的利用程度也可納入國産範疇。

  另一方面,印度在2015年也將成品手機的進口關稅率從約6%提高至12.5%,提出了提高印度國産競爭力的政策。印度當地企業Micromax 和Lava擴大了當地組裝産量。為小米等提供代工服務的台灣鴻海精密工業旗下的印度工廠的月産能似乎也超過100萬部。

  如果印度尼西亞手機組裝市場不斷擴大,今後高附加值零部件的生産也有可能增加。印度尼西亞工業部高官充滿期待地稱,「希望培育零部件産業,將本國打造為智慧手機生産的一大基地」。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